受疫情冲击过后,全球产业链必然重塑,外贸订单随之注销,亿中国,如何促进内销?

如何用国内消费市场弥补国际贸易的损失?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看,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65742亿元,同比下降6.4%,其中3月份进出口总额24459亿元,同比下降0.8%,3月份出口额为12927亿元,下降3.5%,进口额11532亿元增长2.4%。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点,一二月份出口总额下降比较大,3月份形势有所好转,但是从结构上看,主要是和疫情相关的物资出口增加。

随着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发展,将来的对外出口业务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根据有些专家的预测,贸易全球化水平有可能会出现回退,各个国家会加强内部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国际物流运输成本也会提高,因此未来的对外贸易很可能还会下滑。

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国内经济增长,必须要想办法提高内需,用内部市场来弥补国际市场的损失,所以这个话题需要认真进行研究。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很多国家之所以在我国投资,除了看重廉价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看中庞大的国内市场,在疫情发生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会抬头,比如美国,日本号召他们的企业从中国撤离,返回本土生产,这就是典型的贸易保护措施。

所以我们也要对国内市场进行保护,如果其他国家封锁对我国的进口和投资,我们也要对他们封锁国内市场,这就要求国内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和国际品牌相竞争的品质。

比如我们的汽车能不能做到和进口品牌接近?我们的服装鞋帽能不能做到和国外高端产品看齐?我们的电子消费产品能不能和国外高水平比肩?

从目前情况看,我们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出口的产品大多是附加值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我们进口的大多是一些高端制造业的产品,所以我们必须加大产业升级的力度,提升高端制造质量,才能取代进口,用内贸市场增加弥补外贸市场缺失。

再有就是我国老百姓一定要团结起来,尽量支持民族企业,多用国产品牌的产品,让国产品牌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和革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把太多的钱贡献给了苹果公司,微软公司,丰田公司,本田公司,高通公司,耐克,优衣库等等。

而真正给我国创造外汇的是什么呢?是服装,钢材,小商品,劳动力。

所以新冠病毒疫情之后的经济,外贸订单必然会受到影响,要想弥补外贸订单的损失,促进国内市场需求,就必须要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质量,生产出高质量的替代品,同时国人要支持国货,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疫情过后的经济中胜出。

谁得出这样危言耸听的结论?

最近网络上一大批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唱衰国家产业链,说美国和日本要将在中国的企业撤回国去,再也不依赖或者减少对中国的制造业依赖。许多无脑子的人随着附和,你觉得可能吗?

世界各个国家的收入不同,是因为价值链的分化,发达国家在价值链的顶端,发展中国家或者穷国家,在价值链的低端。同样的资源,同样的劳动力,它实现的收入才不相同。例如,城市土地它要用于开工厂,建设商品房,搞服务业,建立大厦。就是搞农业,也搞价值链高端的农业,例如开农家乐,种时销蔬菜。山区的土地只能用于搞粮食种植。城市土地的收益与山区或者远离城市的土地收入相差十万八千里,城市土地正是因为利用不同有不同价值,才保证城市土地和农民有高收入。你如果认为山区的人因为卖粮食给你占了你的好处,或者是你们买了他们生产的粮食给了他市场和发展的机会你嫉妒他生存得比较好,你就要用自己生产粮食不给别人卖粮食剥夺别人的机会,这是不是特别愚蠢?城市如果土地种粮食,放弃开农家乐,搞楼寓经济,你认为会比山区农民更加有优势吗?

发达国家就是因为把价值链的低端移出去逐渐发展起来高端价值链上的产业,才保持了高收入。就像土地种粮食,你种得再好每亩地都只要一两千块钱的收入,他们不肖干这种事情。我们看见发达国家生产的什么,奢侈品和高技术商品,汽车,飞机,它生产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东西吗?如果发达国家让他们的劳动力生产我们生产的东西,它的劳动生产率真会比我们不同?也就是说,他们的劳动力如果生产我们生产的这些东西,每个劳动力的经济贡献率不会与我们有啥差别,那么,他们怎样能够维持他们的人均高GDP呢?

何况,产业的建立,建设一个工厂需要两三年,工厂生产正常还有需要两三年。我是企业的退休工程师,这方面的事情我最明白,撤回去重建工厂不那么简单。而且,办工厂需要许多条件,特别要有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产业链的形成,没有几十年是办不成的。产业链一旦形成,会吸进产业链上几乎所有的企业,因为那里生产分工细,有产业链上的一切资源,包括熟练工人和人才,投资省,生产服务方便,这是为什么产业喜欢打堆集中的原因。产业链形成以后会产生想不到的方便和效益,产业链就是吸铁让你走不脱。看看深圳的电子产业链,义务的小商品市场,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的产业地位的稳定性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威胁到没有?不是有人说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威胁到中国的制造业吗?应验没有?内地的劳动力成本更加低,流进去产业没有?

疫情冲击之后全球产业链重塑是必然的,但是外贸订单不会全部取消。受疫情的影响,现在欧洲美国的一些订单已经取消了,并不是所有的订单都会取消,而只是部分而已。所以我们的外贸行业还会存在,只不过在疫情的条件下受到一定打击而已。

就疫情当前的打击而言,需求的消失是暂时的,等疫情结束之后,外贸的需求还是会恢复的。而且还有一部分外贸产品销量增加了,比如说口罩呼吸机等医疗用品。虽然和我们损失的贸易量相比很小,但也肯定比没有要强。

有朋友担心疫情之后产业链会重构,比如美国和日本都提出了要帮助企业搬到中国以外。日本还出资243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8亿,为搬离中国的日本企业提供搬家费。美国白宫经济委员会主席库德洛,也呼吁政府负担企业办理中国产生的相关费用。
受疫情冲击过后,全球产业链必然重塑,外贸订单随之注销,亿中国,如何促进内销?

这种事情未来也会发生,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外贸都被暂停。我们的产品性价比非常高,在全世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自由贸易的环境下,我们的外贸出口一定没有问题。不过令人担心的是在逆全球化的推动下,也许会设置更多的贸易壁垒,这才是我们目前所担心的。

所以,不断的扩大内需是我们近几年来的政策趋势。随着消费对gdp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对外贸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降低。中国的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为了进一步促进消费促进我们的内需。国家采取了很多的办法,比如说出台各种各样的扶贫政策,帮助大家奔小康,所有人都生活富裕了,那么内需也就提高上来了。
受疫情冲击过后,全球产业链必然重塑,外贸订单随之注销,亿中国,如何促进内销?

声明:文章由网友 外贸李老师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15017.html

(0)
外贸李老师外贸李老师
上一篇 2022年6月9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9日

相关推荐

  • 俄罗斯如果有十亿人口(俄罗斯守得住这么大领土吗)

    首先纠正一下,俄罗斯人口不是只有一亿,是一亿四千多万。 俄罗斯为什么不怕别国入侵?其实别国不敢入侵。 俄罗斯虽然人少面积大,但军事实力强大,其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除了常规武器稍逊色外,核武器与美国平起平座。关键是有了打狗棍敢用,俄罗斯不象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门坎比较低,只要本土遭到入侵,就用核武器反击。 另外,凭借俄罗斯的军事实力,除了…

    2022年6月27日
  • 外贸找客户的方式(外贸找客户的主要方式通常有三种)

    首先就是要找到目标客户,建立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将客户想要的价值推送给他们。 因此,基于这个目的,我总结出了与客户建立联系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 找定位 开发客户和相亲一样,都要讲究门当户对。 总不能你是一个买菜都不跟老奶奶讲价的老实人,却找个抽烟、喝酒、纹身的“好女孩”当老婆吧。 因此你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是谁,并按照客户的需求、行为、特…

    2022年6月26日
  • 请问;在广州摆地摊卖女服装,去哪个批发城拿货会比较好。谢谢了?

    看你卖什么质量档次和多大年纪的,如果卖中老年人档次高的,可以去白马拿,差不多的可以去沙河市场淘,也可以去昌岗拿断码的,年轻的可以去十三行或者沙河金马市场挑选 如果在广州卖女装,以下广州十大女装批发市场仅参考! 1、十三行 服装商圈 包括新中国大厦、红遍天大厦,东方红大厦。这些大厦都有什么负一负二负三的,还有周围的一些小道道,什么故衣街的,做得低档些,全部是服…

    2022年6月23日
  • 美国对古巴的态度(美国为什么不对古巴动手)

    古巴是一个岛国,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很近,只相隔一条海峡,仅180公里。历史上是西班牙殖民地,后美国与西班牙发动战争,占领了古巴。沦为美国的保护国。并在古巴建立了两处海军基地,其中关塔那摩基地迄今仍被美国占领。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推翻了亲美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从此,美国视古巴为眼中钉,对古巴进行了渗透、干涉、封锁和颠覆。于是,古巴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关…

    外贸百科 2022年7月8日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案例(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案例)

    王大仁(Alexander Wang)刚出道时,高冷的华尔街完全不去考虑投资时尚领域,他们认为“潮流”这个东西很难把握,时尚的风向又完全吹不定,没办法预估回报率。   现在,Alexander Wang早已是万众追捧的时尚标志、不断有明星加持的设计品牌、纽约最红最年轻的华裔设计师……华尔街投资者有没有后悔不知道,但时尚行业确实已开始了和资本市场的“艳遇”,并…

    2022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