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受“闭关锁国”这个词的蛊惑,认为就是单纯的关闭国门,不许外面的进来,不让里面的出去,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并没完全封闭,只是严格限制对外交流,实施海禁是根据当时的国情不得已的行为,一段时间又开放了,历史课上都学过明朝的“隆庆开关”,清朝的广州十三行,这些都是对外贸易的政策和窗口,而且明清之际,中外经济交流达到了空前的发展,真是闭关锁国,能达到如此效果?
2009年在汕头海域打捞的“南澳一号”沉船,出水瓷器一万多件,这些全是当年明代的出口瓷器。
其实闭关锁国最大的诟病就是海禁,明清都曾有过“片帆不得下海”的严禁,最早的海禁并不是明朝开始,而是元朝,因为打了几次日本惨败,一怒之下就禁海了,朱元璋时期,沿海倭寇横行,为了海防,延续了元朝的海禁政策,永乐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也仅是国家队带着官商些许贸易,难道不知道贸易挣钱吗?当然知道,是人都知道贸易的诱惑,特别是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在各都都是抢手货,可沿海不太平,直到嘉靖时期,倭寇被彻底剿灭,沿海恢复安宁,于是隆庆开关。
隆庆元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海外贸易,明朝正式对外开放,图为明穆宗像。
彻底解除了海防,民间海外贸易从此获得合法地位,迅速达到空前盛况,举几个例子,比如每年从澳门港运往雅加达的的瓷器达15万件;1636年以前,西班牙人经营从马尼拉运往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每年约在500箱,多则达1200箱,每箱装丝绸几百匹;17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的茶叶有3成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行销的,80年代达到5成,90年代达到7成,并且利润一直高于100%;糖是印度人发明的,而白糖则是明代人研制出来的,明朝之际,中国糖每年运往日本达172万斤,《中国白银货币》一书介绍,从隆庆开关到明灭亡,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约在3亿3千万两左右,占到了世界白银总量的3分之1,这岂是闭关锁国能办到的?
广州十三行一度被誉为“天子南库”,里面诞生了世界首富,伍秉鉴。
清朝情况差不多,满人统一中国,但小岛子孤悬海外,时常祸害沿海,于是顺治沿用曾经明朝的海禁,直到1684年康熙彻底北服了小岛子,第二年就废除了海禁,海上贸易又活跃起来,雍正又开了南洋海禁,国人可以去外经商打工,乾隆时期又开了闽关,《民夷交易章程》等律法也是在这时期出台的,这其间涌现了比较著名的“广州十三行”,其实这依然是沿用明朝的惯例,广州十三行的前身正是明朝的“广东三十六行”,当年明政府给广东36年商铺发放了海外贸易的资格,由他们在澳门港和洋人行商,所以,清朝从海禁,解禁,贸易、政策等,都是学明朝的。
图中的崇兴造船厂,创建于明末清初,是一个见证了月港贸易的活化石。
总结一下,明清各时期的统治者,因为国情问题出台过闭关锁国,后来都逐步解封,并在海外贸易中大获成功,但这里有个问题,中国商品在国外卖得太好,大把的银子赚,外国的商品进入中国却千难万难,进来了也卖不掉,这让洋人急红了眼,软的不行来阴的,阴的不行来硬的,于是鸦片战争打烂了窗口,外国人从大门进来了。
首先,海外贸易能挣钱吗?
肯定能。
海外贸易能帮统治阶级挣钱吗?
肯定能。
统治者知道吗?
肯定知道。
那么明清统治者为什么会执行我们口中的“闭关锁国”,放着大好的利益不要呢?
首先明清不能混为一谈。
先来看明朝。
很多史学家认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彼时的明朝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经济与军事能力,但是选择“海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明朝的海禁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倭寇。
倭寇频频扰边,百姓出海经商,基本上就变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倭寇宰割。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纵然明朝国力强盛,但是倭寇行踪不定,万一再有个内应通风报信,抢完之后撒腿就跑,明军面对浩瀚的大海,也只能徒叹奈何。
况且,明朝对海外的官方贸易一直存在,更是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后来也曾解除海禁,百姓得以出海经商。
再说清朝。(一提清朝就来气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如果说明朝是为了应对倭寇袭扰,不得已而施行的“海禁”,清朝的“海禁”在初期也说得通,毕竟明朝余孽尚存,郑成功一脉占据台湾,时刻准备反攻,若是出海百姓被“反清复明”的口号煽动,确实得不偿失。
等到康熙年间,海禁政策解除,不但沿海百姓通过海外经商发家致富,清政府也通过海外贸易赚的盆满钵满,品尝到了海外贸易的甜头。
往后的故事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康乾盛世的光芒太过耀眼,往来中国的外族不断增多,大清自大了,却也害怕了。
统治者用铁链锁住了国门,同时也锁住了自己,等到面对坚船利炮的“蛮夷”时,才发现那长满青苔的锁链已经揪不动、扯不断。
综上所述,明清不乏有开明的皇帝,知晓海外贸易的忧患,同样也有昏庸的君主,自认天下第一,对海外贸易不屑一顾。
导读:其实无论明朝还是清朝都没有彻底关闭对外贸易的通道,只不过都保留了一个港口没有大规模进行贸易而已。明朝主要是预防倭寇,但是特殊的朝贡贸易形式一直都在进行。况且明城祖朱棣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就已经打破了“片帆不得入海”的禁海政策,隆庆朝时更是开放了港口正式与海外各国进行贸易。清朝在统一台湾以后也曾经开放过四个港口:漳州、宁波、云台山、广州进行海外贸易,只不过在乾隆时期只保留了一个广州开战一口通商。这导致广州十三行的崛起,也催生出了当时的首富伍秉鉴。他们当然知道海外贸易挣钱,但是陶醉在泱泱上邦深信能够自给自足的明清统治者更怕海贸带来的弊端。
明朝的海外贸易经过了几次反复,清朝同样如此。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规定的禁海政策到朱棣时期改变了,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赚的盆满钵满不过都进了皇家库藏。到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停止下西洋,但是到明穆宗朱载坖正是开放漳州月港为明朝与海外各国贸易港口直到崇祯时期。源源不断的白银输入,让明朝中后期让白银替代了初期的铜钱成为流通货币。而清朝在统一台湾后也开放了四个通商口岸与各国贸易,只不过到了乾隆二十二年才关闭了宁波等其他港口。清朝仅留广州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这就是十三行兴盛发达的由来。
明朝海贸政策历经几次变迁,隆庆帝开放对外贸易港口赚取了大量白银
其实倭寇在元朝时期就存在,是元朝和朝鲜仆从军征战日本的结果。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朱元璋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诸侯建立了大明王朝。而张士诚、方国珍等部臣服的部下逃到海岛,所以无论是因为倭寇还是因为这么没有臣服叛贼朱元璋颁布了禁海政策。到朱棣时期郑和船队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赚的盆满钵满。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再次停止下西洋关闭了海外贸易的大门,当然明朝私人走私是无法避免的。
明朝官方禁止、民间走私一直在进行,直到嘉靖帝才下令彻底海禁。失去贸易机会的原走私势力开始改头换面以倭寇的形式重新出现,其实就是“伪倭寇”占据海岛充当走私基地。这也是嘉靖年间倭寇盛行的原因之一。嘉靖去世后隆庆帝登基开放海禁,以官方允许的情况下与海外贸易。当然福建巡抚涂泽民不断递提议“议开禁例”是隆庆帝允许海外贸易的主要原因。
明朝开放的这个港口位于漳州月港,“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景象迅速在月港上演。长时间的禁海政策积累了大量的海外需求,我国出产的丝绸、茶叶、瓷器极其受欢迎。而且这是当时我国独有的商品,东西两洋商人纷至沓来。西方殖民者从美洲带来的白银、日本白银都在贸易中迅速流入明朝,也催生了明朝白银替代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现象。从隆庆帝到崇祯皇帝这70来年巨额白银的大量流入我国,超过当时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超过三亿两)。
落后的生产力无法生产更多的商品,大量白银涌入肯定会造成通货膨胀。再加上明朝的官宦都把银子存起来(埋起来),造成大明存银在民间但是国库空虚这么一个奇怪的事实。否则李自成攻占京城后,怎么可能轻松拷掠出七千万两银子?因此海外贸易为明朝带来了丰厚税收同时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危机,所以明朝在崇祯时期关闭了月港。
清朝在收复台湾后海贸政策也做过调整,乾隆直到海贸赚取但他更害怕改变
清朝虽然也实行禁海政策,但是在平定台湾后还是开放了四个通商口岸。并在漳州、宁波、云台山、广州四个通商口岸清廷分别设置在广东、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海关。乾隆时期关闭其他三个口岸,只保留了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作为清政府指定唯一指定与外国贸易的十三行,在清朝中后期扮演着重要角色。快速发展的十三行,间接也催生出了伍秉鉴这样当时世界的首富(清朝时期中国就有人成了世界首富了?)。
从乾隆只保留广州一地作为通商口岸开始,经过百年时光到清末十三行已经发展成为庞然大物。而十三行的暴利来源于清政府授予的垄断权力,所以清政府、清朝皇帝都会从外贸利润中分享利益。伍秉鉴做生意不限于国内贸易,还在海外投资。所以严格上说伍秉鉴不单是贸易商,还是投资者、生产商人。他投资的产业遍布海外,同时也是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所以当时他的身家已经超过2600万银元,成为当时的世界首富。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评选千年来最富有的人,伍秉鉴就是入选的六名中国人之一。可惜成也垄断、败也垄断,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的独门生意没法做了,逐渐衰落。
小结:
明清两代都没有长期实行严格的禁海政策,都在根据国内需求做出了适当的调整。由于缺乏经济人才,大量白银的涌入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困惑(通货膨胀)。晚清对于海外贸易赚钱的认识还是很清醒的,因为《辛丑条约》的大量战争赔款都是通过海关抵押支付的。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声明:文章由网友 青岛跨境张橙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1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