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设问,值得捋一捋。
(一)发展海外贸易的大明朝
这么说,当然没错啦!明朝是搞过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势是“朝贡贸易”。
提起明朝的朝贡贸易,那帽子是不少的,“厚往薄来”、亏本生意,仿佛成了“缺心眼”的代名词。
但我的观点是,明朝的朝贡贸易总体来说,是赚钱的。
尤其是“下西洋”的贸易,那可是直接到外国当地去贸易啊!不是后世意义上的“朝贡贸易”。只不过,属于“朝廷出钱,直接向民间采买,运往西洋贸易,贸易所得直接上交国库”的模式。这个过程,掌握话语权的文官们,眼巴巴地看着,没他们什么事儿……
所以,这才有了文官们,指责、攻击下西洋的行为……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继位,他那会儿才八周岁不到,文官们以皇帝名义下达的第一个命令,下令废止“下西洋”……
然后呢?文官们背后的豪门大族,在积蓄力量,到明朝中期,他们混壮了,能自己组织船队走私贸易了……
朝廷再也不能“与民争利”啦!真好!
正是这些走私贸易舰队,构成了明朝中期的倭寇的主要力量,正所谓“一分真倭,九分假倭”。
嘉靖年间,因为倭寇的缘故,戚继光、胡宗宪、俞大猷的军事打击成功之后,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倭寇,干脆搞起海禁来了……
隆庆年间,隆庆皇帝审时度势,决定废除海禁,他面临的情况,促使他决定承认民间走私贸易舰队的合法化,但是,请交税~
这也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标志~
所以,朝贡贸易体系的外包装里面,其实明朝的对外贸易,挺活跃的。
(二)为什么明朝还是亡了?
提问者提出的气候原因,是明朝灭亡的一个原因。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气候条件下,德川幕府来日方长,莫卧儿帝国正处于鼎盛,沙俄实力正进一步壮大……显然,气候原因不是决定性因素。
政治上,东林党和阉党两个烂桃子的内耗是个原因;
军事上,军队军阀化严重,将领拥兵自重,军粮还不一定接济得上也是个原因;
经济上,贸易是一个方面,得和经济政策结合起来看。
隆庆开关,从近期利益来看,它使得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以至于“一条鞭法”都做出了规定:用白银交地租……有人说了:银子赚进来了,不是好事吗?
未必~未必~
我们知道,从隆庆开关到明朝灭亡,将近七十年,这期间流入我国的白银,大约是三亿三千万两,是当时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因为贸易地位的关系,世界三分之二的贸易与我国有关。
那试问:这么短的时间,流入这么多白银……是不是会出现通货膨胀啊?也就是物贵银贱啊?(啊呸!?)
通货膨胀之后,白银的输入会逐渐放缓,因为同样的白银,贸易来的东西变少了。事实上,1630年前后,因为白银流入减少,还出现了通货紧缩……
这时的“一条鞭”法,就不太好了,引起两个后果:
1.白银流入少了,你还要百姓交白银地租,百姓们更交不上钱来了;
2.随之,政府财政收入,直线下降……
好了贸易层面的原因,原理就是这样的?
声明:文章由网友 小郑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1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