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人口307万,2017年GDP114亿美元,贫困率20%,预期寿命69.8岁。它是仅次于哈萨克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
地大物博是优势,人口稀少是贫穷的主因
该国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炭、金银、铀矿和铜、钨、钼、铁、磷等突出,煤炭1500亿吨量级,尤以焦煤产出量大;铜矿20亿吨、黄金3100吨、铀139万吨等、闻名世界,矿业现占外资投入的80%和出口创汇的86%。
蒙古畜牧资源丰富,干旱的自然条件加之人为因素,其畜牧业没有实现规模化与现代化。从植被和土地利用看,蒙古境内74%的区域可供畜牧和农耕,近16%为保护地,森林覆盖近10%。最大问题是65%的土地没有经常性河川径流,干旱地区约占全国90%。戈壁与荒漠由2000年占国土41%上升至2009年73%。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2300万国有牲畜分给牧民,到2009年增至4500万只,其中近半是对牧场破坏极大的山羊——荒漠化的“罪魁祸首”。
以游牧文化为代表的旅游资源近年得到开发,年接待游客突破60万,计划2020年达到100万。建筑业、电信业等发展迅猛。
蒙古国人口特点:人口密度始终处于低水准,当下城市居民占85%,人口年轻化,平均年龄30岁以下,人口出生率逐步走低,1989—2000年年均自然增长1.4%。基础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缺少知识转化财富的途径与能力。
排外且有倾向性:该国民族主义者和舆情一直排斥华人和俄罗斯人,但对欧美人、韩日人不排斥,据称已有法律规定,任何国家移民不得超过该国人口1%的1/3,即1万人。
国家内政外交有偏差,“第三邻国”政策自缚手脚
2012年,该国出台《限制外国投资法》,对外资涉足矿业设定苛刻条件,导致大批外资公司撤离蒙古国,包括大批中资公司。数据显示,2011年,蒙古国全年外资流入达46.2亿美元,而2016年1到6月仅有区区0.35亿美元。
苏联时期,蒙古在中苏之间起着缓冲国的作用,更确切地讲,它从20世纪60年代与苏结成军事同盟,高峰时驻有15万苏军,成为后者对抗中国的棋子。苏联解体后,蒙古对自身地位与作用认识不清,“第三邻国”政策应运而生。
这一概念始于1991年,核心是不依赖中俄任何一方,从文化和民主角度将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其他国家定位为“第三邻国”,以外交关系多样性保证其政治经济独立,在各种场合谋求与西方和其他亚洲国家建立新关系。2006年蒙古领导人曾归纳“第三邻国“如下:印度是精神上的,美国是政治上的,日本是经济上的,还有韩国等。
蒙古先后派兵参与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军事行动,邀请美军联合进行“可汗探索”演习。2012年,身在东亚的蒙古加入欧安组织。2015年,总统透露仿效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的口风。
社会百科探索
人少的地方都穷
人稠密地方都富
人靠人吃人才富
外蒙古被苏联挟制近七十年。经济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不仅是苏联可以此把它当附属国,还有有一个中心思想是”抑制黄祸”。苏联不仅以此作制约中国的前沿阵地,而且也不允许外蒙古真正富强。喀尔喀人一直在作”大蒙古”梦(现在还在作),真正让你丫发展起来实现这个梦,让你铁骑再来踏平莫斯科,我老熊再蠢也不会蠢到这个地步。(关于”黄祸”的议论,请参见《赫鲁晓夫回忆录》中与呵登纳的谈话)。
声明:文章由网友 跨境刘大仙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1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