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独立近30年来,以2010年的第二次颜色革命为分界线(修宪公投),国家政体由之前的“总统共和制”转变为“议会共和制”,这与进步与否没有关系。而与所谓的“革命”目标有关——限制总统威权和政治腐败。
什么是议会共和制?有点类似于英国和以色列的政体,只不过是女王变成了有任期限制的总统。简而言之有三个特点:①议会居于国家的政治中心地位。议会的权力最大。②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③国家元首总统是虚位,具有象征性。
既然吉尔吉斯斯坦的总统是象征性的虚位,内阁实权应该在总理手中,那为何2010年以来发生的多次政变(颜色革命)都要针对总统(推翻总统)呢?或者说该国的总统也疑似成了高危职业,几乎都没有好下场——阿卡耶夫被迫逃亡俄罗斯;巴基耶夫被缺席判处了无期徒刑;阿坦巴耶夫两年内“二进宫”,至今被逮捕关押着;现任总统热恩别科夫正在准备辞职,结局如何实难预料。吉尔吉斯斯坦之所以产生这种奇怪现象或者叫怪圈,原因固然很多,是综合因素的叠加,然根本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是虽然政体变了,是白纸黑字,但是国家权力构架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总统依然可以呼风唤雨,国家军队和强力机构的钥匙,始终攥在总统手上。这也叫换汤不换药。
吉尔吉斯斯坦自1991年脱离苏联独立以来,曾获得了一个特殊的桂冠——民主岛。不就是因为定期选举、政权轮替的特色吗,不就是说明了这个小国向民主狂奔吗?!这可能是相对于哈萨克斯坦、白罗斯等国的总统任期二十多年而言的。
吉尔吉斯斯坦至今已发生了三次颜色革命,每一次都在内战的边缘徘徊——2005年的郁金香革命、2010年的第二次革命、今年10月4号开始的第三次革命,每次颜色革命时,满大街都是“三反”(反腐败、反威权、反舞弊)的标语和口号。其实都是所谓的政变。尤其是第二次颜色革命后,吉尔吉斯斯坦实行了修宪公投,把总统共和制改为议会共和制,主要是限制、虚化总统的权力,是为了吸取首任总统阿卡耶夫的教训,他执掌政权15年,为了保持权位的稳定,不惜将亲信族人和亲属安排在国家的要害系统中,以利益换忠诚,造就了家族寡头政治,激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虽然吉国在形式上通过了新宪法,虽然选出的总统是依宪是虚位,但10年来仍是换汤不换药,也就是国家权力的构架并没有得到脱胎换骨式的改变,或者叫政治惯性在作怪。总统仍然牢牢的控制着国家武装力量,牢牢控制着国家的强力机构,比如安全、情报等部门。也就是说总统仍然是个手握实权的一把手。倒是内阁总理,由于受到议会的监督和制约,反倒被严重的弱化。这就造成了国家权力的不平衡——该强化的没有强化,该弱化的没有弱化。
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既然被虚化了的总统仍然掌控着国家实权,那么颜色革命或者叫政变,脚痛医脚,头痛医头,那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是吉尔吉斯斯坦特殊的部族秩序和南北格局,作为各自部族政治代言人的总统们难以摆脱家族寡头的宰制,腐败与威权交织叠加如影随形。民众最痛恨的就是寡头垄断政治。
苏联解体的后遗症像幽灵一样至今在独联体国家的上空飘荡。吉尔吉斯斯坦国最大的特点,就是部族秩序和南北格局。苏联时期实行高度化的中央集权,严厉打击这些部族的政治影响力,但是始终没有彻底的加以根除。吉国南北对立的格局,虽然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造成的,但在苏联高度计划经济的模式下,这种南北不平衡被进一步人为拉大——北方比较富裕,南方比较贫穷。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部族的影响力和南北差距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并且迅速的渗入了国家政治。第一任总统阿卡耶夫执政的后期,已经被部族所绑架,或者说事实上成了部族的代言人,即形成了所谓的“恩庇体系”;2010年颜色革命后,巴基耶夫上台执政。他是出身于南方的伊奇基制克部族,代表南方的精英集团;而阿坦巴耶夫则出身于北方的楚河州,代表北方的精英集团;现任总统热恩别科夫来自奧什,代表南部精英的利益。总统们各自背负着部族的政治承诺和期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机构中都有他们亲族,也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总而言之,吉尔吉斯斯坦的病灶,仍然是经济总量不足,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南方和北方差距的拉大。这就导致了每一位总统在其任期内难以创造出民众所期待的政绩来,或者叫做民众的钱袋子鼓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在野的反对派利用民众们的不满情绪,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一次次的颜色革命就交替而上演了。所以,吉尔吉斯斯坦要从根子上解决这个病灶,内部改革和发展经济才是王道。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
声明:文章由网友 外贸新手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2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