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黎巴嫩本来是一个相当富裕发达的国家,号称中东的小巴黎。
该国民族成分复杂,宗教更复杂。
当时由基督徒的政治力量(长枪党)掌握国家大权,把国家搞得很好。
没想到,几十年后,穆斯林通过子宫工具,人口剧增,逐步成为该国的主要民族。
随着人口的逆转,穆斯林对于基督徒掌握国家大权不满意,逐步开始闹事,最终演变为内战。
基督教长枪党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解组织开始混战,时间是70年代。
黎巴嫩的位置特殊,在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是两国的卧榻之侧,不容别人安睡。
随着巴解组织开始占优势,以色列感到了恐惧,考虑出兵黎巴嫩。
谁知道犹太人还没出兵,叙利亚人就先动了。
虽然都是穆斯林,但巴解组织主要是逊尼派,这不符合叙利亚的利益。
在叙利亚扶持下,基督徒内亲叙派势力和什叶派的阿迈勒运动,形成了阿迈勒派。因为有叙利亚正规军介入,巴解组织不是阿迈勒派的对手,一败再败,退出首都贝鲁特。
此时三足鼎立,阿迈勒派、巴解组织和基督教长枪党都有自己地盘,但长枪党实力最弱,朝不保夕。
1982年,以色列终于出兵扶持基督教长枪党,并且建立所谓南黎巴嫩军,将阿迈勒派驱逐出首都贝鲁特。实力最强大的阿迈勒派不满,要求主子叙利亚政府军开战。
结果巴沙尔的叙利亚军队不是犹太人的对手,在贝卡谷地大战中惨败,随后再也不敢和以色列正面对抗。
不敢打犹太人,却敢对付自己人。阿迈勒派在叙利亚支持下,不断攻击巴解组织,抢夺地盘。
这引起了阿迈勒派内部激进分子的不满,认为不去打异教徒,却攻击穆斯林。这些激进分子怒斥阿迈勒已经沦为叙利亚人的走狗,向犹太人屈膝投降,逐步脱离阿迈勒派。
此时,又有第三方势力介入,就是搞宗教革命输出的伊朗。
在伊朗巨额军事和经济援助下,阿迈勒的分裂派,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著名的真主党。
由于真主党强调反抗一切入侵者,尤其对付以色列,获得了大批什叶派穆斯林的支持,阿迈勒派反而实力大减,奄奄一息。
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各派割据一方停战。此后,真主党在伊朗支持下,开始用游击战不断打击以色列和他扶持的南黎巴嫩军,甚至使用一些恐怖活动,比如绑架、火箭弹袭击和路边炸弹。
长期的游击战让以色列疲惫不堪,被迫在2000年撤出黎巴嫩。由此,真主党控制了黎巴嫩的南部地区。
真主党的模式和伊朗大体一致,是教士团体控制一切。军事武装有7万人的规模,伊朗每年提供大量武器和约1亿美元的军费。
真主党上台以后,因伊朗和叙利亚关系缓和,也转为亲叙利亚。此次叙利亚内战中,真主党有8000人入境作战,支持难以征兵的巴沙尔争权。目前真主党武装也有相当伤亡,估计死亡人数就超过1500人
黎巴嫩真主党——中东地区战斗力最为强悍的游击队组织,由黎巴嫩境内的什叶派穆斯林组成并受到伊朗的支持,控制着黎巴嫩南部地区,其政党在黎巴嫩议会中占有部分席位并与其他政治党派联盟,在黎巴嫩政坛拥有极大影响力,但并不掌握整个黎巴嫩政权。
黎巴嫩真主党实际上属于“神权领导”,这和伊朗的情况有些类似,其军事力量一直处于对抗以色列的最前线,被美国认定为恐怖组织,但事实上真主党对剿灭叙利亚甚至伊拉克境内的极端恐怖组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黎巴嫩真主党的建立;
黎巴嫩真主党创立于1985年。
1975年黎巴嫩爆发内战,最初参战的双方是“长枪党”为首的基督徒右派和巴解组织为首的左派势力。但不久以后演变成了叙利亚入侵,叙利亚扶植基督徒内部的亲叙利亚势力和什叶派阿迈勒运动建立傀儡政府,将不听话的左派组织放逐出贝鲁特。
此后,左派势力纷纷南下,并对以色列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压力。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并扶持起南黎巴嫩军。9月,巴解组织总部被迫率领14000正规军撤离黎巴嫩,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第五次中东战争。
面对以色列的公然入侵,叙利亚方面最初进行了了抵抗,但贝卡谷地一战惨败。此后叙军和他所支持的阿迈勒运动等势力就不再对以色列进行抵抗(而是划分了彼此的势力范围),但为了转移矛盾,加强控制,他们开始煽动排外情绪、攻击留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1985年,阿迈勒运动在叙利亚情报机关的直接支持下,对巴勒斯坦难民营发动了包围、攻击和屠杀。
(黎巴嫩简直就是个宗教稀有教派博物馆)
这种欺软怕硬、转移矛盾、推卸责任的行为,引起阿迈勒运动内部强硬派的不满。这帮人在伊斯兰革命后正忙于输出革命的伊朗支持下,从阿迈勒运动中分裂出来建立了“黎巴嫩真主党”,开始同巴勒斯坦难民携手对抗叙利亚军队和阿迈勒运动。由于反对叙利亚干涉和投降、坚持抵抗以色列、主张“打倒美法帝国主义和他们扶植的长枪党”,真主党很快赢得庞大人气,成为黎巴嫩什叶派社区内的第一大政党。后来,随着伊朗和叙利亚关系的改善,真主党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了以色列身上。1990年,真主党和阿迈勒运动、叙利亚政府实现和解。
黎巴嫩内战结束后,真主党在叙利亚和伊朗的支持下继续抵抗以色列对南黎巴嫩的占领,在2000年迫使以色列撤军。在此过程中,真主党逐渐控制了黎巴嫩南部的广大区域,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正如以色列前总理巴拉克在2006年说的那样,“是我们一手制造了真主党”。
黎巴嫩真主党的政治实力和组织结构;
1992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后的真主党开始参加选举。2005年,真主党同基督徒政党自由爱国运动(奥恩派)组建了亲叙利亚、反以色列的三月八日联盟,在黎巴嫩国内同逊尼派的未来运动、基督徒(反叙派)的长枪党为首的三月十四日联盟对峙,成为黎巴嫩国内主要政治势力之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真主党和奥恩派都是以反叙利亚起家的,现在却成了叙利亚的死忠。
真主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十二名高级教士组成的协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名义上是由党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的,但实质上因为真主党奉行伊朗的“神权领导”,不过是由高级教士们自己产生自己罢了。协商委员会任命政治局(决定大政方针)、行政委员会(类似书记处,负责党日常运作,下辖有组织部、宣传部、财政部、教育部、伊斯兰医疗部、对外联络部等执行机构)、司法委员会(类似纪委,负责党纪、教法的执行)、国会委员会(负责本党议员在国会内的对策)和圣战委员会(负责军事,下辖分别负责正规部队、民兵部队和特攻部队的执行机构)等中央党部机关。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是真主党中央党部日常运作的总负责人。
在地方上,则设有贝鲁特、贝卡和南黎巴嫩三个省党部(也就是说其组织力量集中在黎巴嫩的三大什叶派聚居区:南贝鲁特、贝卡谷地北部和南黎巴嫩二省);省党部兼有党务和军事之权。省党部以下,设有20到25个地区党部;地区党部以下,是党支部和党小组。
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力量;
在军事方面,黎巴嫩真主党的圣战委员会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尽管以色列撤军后,该武装在联合国要求下曾一度被迫宣布解散,但实际上一直存在,2006年还与再度入侵南黎巴嫩的以色列军队作战。
2008年随着黎巴嫩国内宗派冲突的恶化,该军兵力和实力在伊朗资助下进一步扩大。在2005年的时候,真主党军方自称总兵力7万,但外国势力分析,其大概有2万正规军以及2.5万的预备役。但是,黎巴嫩真主党实际上还有一只非党员甚至非什叶派同情者组成的“黎巴嫩抵抗纵队”协助作战。
真主党在叙利亚战争之前基本上是一只游击队,而武器也主要以轻武器为主,配合伊朗方面援助的各类导弹等方便游击队使用的“高科技武器”。其独门绝技是伊朗援助的多种火箭炮,通过掌握这些火箭炮技术,真主党能够在较远距离上打击以色列目标,对以色列构成威慑。据估计,真主党目前已经储备了12000发以上的各种火箭炮弹。但参加叙利亚战争之后,真主党逐渐获得了更多高新武器。从2016年底真主党在叙利亚的阅兵大会来看,真主党(至少其一部)已经转型为一支机械化部队。
黎巴嫩真主党的资金来源;
黎巴嫩真主党在财政上受到了伊朗的一定支持,美国方面估计,在2000年——2010年这十年间,伊朗每年向真主党提供6000万至一亿美元的援助,不过,这绝对不是真主党的主要经济来源,真主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遍布全球各地的什叶派宗教网络。支持什叶派的教士将天课的一部分转给真主党,后者则将其作为党务和军需资金。此外,真主党还经商办企业、做各种灰色生意等,获利丰厚。相比之下,伊朗对真主党的军事援助更为关键,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真主党派往伊朗受训的部队长期保持在3000人的规模。此外,真主党还从伊朗获得了一万多枚各种导弹。
叙利亚战前对真主党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军事援助方面。叙利亚内战爆发后,情况已经颠倒了过来,真主党业已成为阿萨德政权方面重要军事支柱之一。
黎巴嫩真主党的战斗方式和重要战绩;
真主党在叙利亚战争前,最显赫的战绩就是1990年代和2006年两次迫使以色列撤军。之所以能击退以色列,主要是采取了游击战的方式。
真主党游击队经常使用路边炸弹、反坦克导弹或火箭筒伏击以军装甲部队,往往造成很大杀伤;对于以军落单士兵,真主党人则以狙击手来对付。对于以军据点,真主党部队则通常派出人体炸弹或汽车炸弹进行特攻,这方面跟恐怖组织的战术没有太大区别。
真主党方面还通过派遣特攻部队绑架以军乃至以色列平民作为人质,或是对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射火箭弹的方式来对以色列构成心理压力,强化以色列国内的反战情绪。
在1990年代的治安战过程中,以色列军队未能掌握民心:其组建的傀儡军“南黎巴嫩军”以基督徒而非黎巴嫩南部聚居的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为主,因此缺乏群众基础。反观真主党,则通过建医院、开学校、为农民提供农技服务等办法在当地社区内建立了广泛的人脉,消息灵通、一呼百应。结果,以军和南黎巴嫩军闭目塞听,处处挨打。另一方面,南黎巴嫩军的战斗力也极为低下,更没有任何的独立作战能力:1999年5月,以色列工党获得大选胜利;7月,新成立的巴拉克内阁宣布将在2000年7月之前从南黎巴嫩撤军;2000年5月24日,以色列开始撤军;结果,以色列军队尚未撤完(7月7日才撤完),南黎巴嫩军就在几天内崩溃了;到2000年6月,南黎巴嫩军以及基本在黎巴嫩消失。
在2006年的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军队更是暴露出很多弱点。最大的弱点是情报差、侦察能力差,由于在缺乏“当地人”配合的情况下侵入到2000年后已沦为真主党巩固根据地的南黎巴嫩,以军很难发现真主党游击队的行踪。相反,真主党游击队则获得了大量先进的反坦克导弹、肩扛式防空导弹和轻型反舰导弹等,同时还普遍装备了防弹衣、夜视镜和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结果,真主党方面灵活机动,能够集中优势兵力袭击以军的弱点。而以军则除了空袭之外毫无办法,地面部队到处被动挨打,更因误炸而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因真主党的远程火箭袭击而遭到国内反战势力的牵制。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军队阵亡121人,负伤1244人,损失梅卡瓦主战坦克55辆(其中不可恢复损失5辆);真主党方面仅阵亡250—500人。由于无法在损失可控的情况下捕捉和歼灭真主党的主力部队,以军不得不与真主党达成停火协议。
2012年叙利亚战争全面爆发后,真主党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军顾问的训练和指挥下投入了内战,到2012年8月已经有超过2000人进入叙利亚境内作战。2013年以来,真主党部队参加了协助黎巴嫩军队平定努斯拉阵线和伊斯兰国势力的战斗(这些人有的是从叙利亚跨境而来,有的则是在流亡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中起事)。2014年,真主党部队又追随伊朗到伊拉克作战,以帮助伊拉克政府对抗伊斯兰国。
目前,大概有6000到8000名真主党部队在叙利亚境内作战。外界估计,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间,至少有1500名真主党官兵在叙利亚境内阵亡。
经过多年叙利亚战争的洗礼,这支武装的装备和战斗力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叙利亚战争进入尾声,这支武装极有可能将目标重新锁定在以色列身上,这也是以色列方面突然对叙利亚的伊朗以及黎巴嫩真主党目标疯狂打击的主要原因。
黎巴嫩真主党(Hezbollah)成立于1982年6月,时逢“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并驱逐巴解武装和叙利亚部队之役),巴解武装被重创、肢解,叙利亚军队也被迫撤回本国,黎巴嫩南部除以色列扶植的傀儡“南黎巴嫩军”外出现大片真空地带,以什叶派为主、得到伊朗支持的真主党应运而生,最初是隶属于南黎巴嫩什叶派新兴势力“阿迈勒运动”的秘密组织,1984年非正式打出真主党旗号,第二年正式宣布成立。
真主党武装
由于当时的YSL逊尼派政党林立,群龙无首,基督教马龙派的主要政党长枪党因亲以色列、以色列又侵占黎巴嫩领土,支持率大幅下降,传统教派政党间的混战导致他们都无法抵抗以色列并驱逐以色列在南黎巴嫩的存在,而真主党则依托黎巴嫩南部什叶派社区抵抗以色列和南黎巴嫩军侵蚀,逐渐壮大力量和声势。
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黎巴嫩大多数派系根据前一年通过的塔伊夫协定解除了民兵武装,加入到统一的政府军中,但真主党却借口“地处边境,需抵抗以色列”而继续保留武装。2000年5月,以色列从南黎巴嫩撤军,真主党武装乘虚而入,在当地社区(南黎巴嫩原本是什叶派社区集中的地方)支持下迅速打败南黎巴嫩军,控制了除继续被以色列占领的舍巴农场以外所有南黎巴嫩土地,因此声威大震,并在黎巴嫩国内得到更广泛支持。
2006年7月真主党越境绑架两名以色列士兵,引发以色列-黎巴嫩冲突(“七月战争”),战争7月12日爆发,8月14日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701号决议停火,以军“变向行动”Operation Change of Direction无功而返,这也是以色列建国后唯一一次在和阿拉伯国家武装的战争中未能取胜的战例,因此战后真主党声势更盛;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真主党直接站在巴沙尔一方参战,帮助后者扭转了局势,它还被指责支持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因此在东地中海沿岸地缘政治中举足轻重。
绿色为七月战争后真主党和其它什叶派控制区
真主党长期被以色列视作眼中钉,又被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定为“恐怖组织”。1992年2月16日该党领袖穆萨维Abbas al-Musawi被以色列飞机“定点清除”,此后对领导层十分注意保密,现在的总书记纳斯鲁拉Hassan Nasrallah只是象征性领袖,其内部构成高度保密,名义上的总部巴勒贝克只是象征性的,核心管理机构协议委员会外界只知道由12人组成,但不知道具体是哪12个人。
“七月战争”胜利后真主党打出的标语
该组织武装到底有多少人也是个谜,其公开的军队人数是600人,但一般认为至少有13000多人,且装备相当精良,曾用地对舰导弹重创以色列护卫舰,也多次击毁精良的“梅卡瓦”坦克。
1992年起真主党就作为政党参加黎巴嫩选举,2018年5月6日最新一次选举后,在黎巴嫩议会128个议席中占据13席,是议会执政联盟“三月八日联盟”March 8 Alliance的一部分,也是议会第四大党。
真主党创始人穆萨维(右)
黎巴嫩是多民族、多教派国家,自独立以来总统和总理便照例由基督教马龙派和YSL逊尼派出任。塔伊夫协定签署前黎巴嫩议会有99个议席,其中基督教50个,YSL各派49个,塔伊夫协定后议会扩充到128席,基督教和YSL各派一家一半,不仅如此,每个小教派也分配好了比例(基督教宽容派43席,正统派20席,福音派1席;YSL逊尼派27席,什叶派27席,德鲁兹派8席,阿拉维派两席)。
由于议会是黎巴嫩政治的核心,且是严格按教派划分的,因此真主党作为什叶派政党,其议席极限也只能是27席,在议会所能获得的最大发言权不过21%。事实上真主党在议会中获得议席最多的一次不过14系,本次的13席在议会中仅排名第四,甚至在什叶派中也比“老大哥”阿迈勒运动少一席。
不过如今真主党和阿迈勒运动关系良好,现任外长巴希尔(Gibran Bassil)领导的基督教政党“自由爱国运动”作为拥有29个议席的议会第一大党(奥恩派)也站在真主党一边,因此其在黎巴嫩政坛的影响力已远远超过什叶派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约32%)的占比,但说真主党“支配黎巴嫩政局”显然是夸大其词的——什叶派是黎巴嫩的“少数教派”,真主党甚至都不能说是什叶派的第一大党,支配?支配什么呢?
声明:文章由网友 跨境新手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2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