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来,芬兰清廉指数一直名列全球前茅,数度摘冠。在芬兰,国民视贪腐如偷盗、抢劫,公务员基本不敢以身试法。
在芬兰,贪腐是何以成为“罕见现象”的?
芬兰年轻人进入公务员系统,最先受到的告诫便是管住嘴和手。老公务员会说:“可以接受一杯热啤酒和一个冷三明治,别的就危险了。”
“一杯热啤酒和一个冷三明治”的价值便是吃请和收礼的上限,超过此限,便会受到惩处。芬兰法律规定,公务员可以接受的吃请和礼品,一般在20欧元左右。然而,在芬兰餐馆里,一杯白开水可能就要收费5欧元左右。
其实,芬兰民间请客送礼也属人之常情。但对公务员来说,吃请和收礼则是大事,必须谨守分寸,法律的规范非常严苛,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触犯法律。所以,公务员普遍“小心翼翼”。
对公务员吃请和收礼的规范仅仅是最普通的,芬兰的法律对政府和公务员的清廉要求,普遍高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让任何受贿行为都无处可逃。其中,《芬兰刑法》对商业犯罪、受贿和洗钱犯罪以及公务犯罪的规定,入罪门槛都低于国际标准。而且规定涉及受贿罪的,索取或接受的利益不一定与其公务行为有关,只要有索取或接受的行为,就构成犯罪。
此外,受贿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接收钱财、物品,即使接受了低于市场利息的贷款,甚至是无薪授予的荣誉头衔,也可能被视为受贿。
在重定罪重处罚的刑事司法下,一旦贪腐就会被追查,起诉的高风险和严厉罚没的高成本,使人不敢铤而走险。在严厉的法律划出红线后,公与私之间的界线便相当分明。
2002年,文化部长苏维·林登被举报曾利用职务之便,批准向奥卢市一家高尔夫公司提供17万欧元的政府赞助,帮助其扩建高尔夫球场,而她与丈夫及数名亲属在公司拥有股份。这一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行为引发民众强烈抨击,引起有关部门调查。一周后,林登黯然下台。
芬兰奉行公务行为全透明。在公务接待中,上至总理下至普通科员,一起吃饭的有哪些人,点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钱,都必须巨细无遗地列出清单并上网公布,人人可以查看,发现问题,媒体可以曝光,民众可以举报。曾有一位银行高官,在公务接待中因上了一道鹅肝,被媒体查阅菜单后曝光,在巨大的压力下不得不辞职走人。
芬兰社会各界的监督意识十分强。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有权利举报贪腐,尤其是芬兰的记者,只要被他们逮住把柄,曝出丑闻,公务员肯定中箭落马。就有这样一名议员,接受他人赠送的戏票白看了一场戏,被曝光后,他的政治前途就此被按下停止键。
此外,民间几万个监督团体和议会设立的网站也相当活跃,它们时刻监督政府和公务员的“一举一动”。“随手举报”已成民众常态,政府和议会也“虚怀若谷”,表示重视和感谢公民的举报。
除了外部监督,政府内部的监督也十分严密。比如出行,公务专车享用范围非常小,除总统外,整个公务员系统中,只有总理、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和国防部长四人享有专车待遇,且只能在上班时间使用。
这些,就是贪腐在芬兰为什么是“罕见现象”的原因了。
声明:文章由网友 青岛跨境张橙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3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