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跨境电商业务主力还是进口为主,出口电商的业务比例略微低一些。这是由于:当下的进口红利会多些,毕竟国内的政策可以扶持的到,而出口的政策更多依托目的国。出口电商虽然同样依赖政策,但由于语言、通关、物流、客服等门槛,可以避开国内比较红海的电商竞争。国内商品出海,当下主流还是众筹试单+EC平台持续化销售+分销渠道去库存(持续化循环操作)。进口除了传统贸易方式,现在主流做法是“跨境电商服务平台”9610、1210模式(进口走保税备货,再走销售的跨境接口清关)。
几个角度的利益出发点不同:
对于地方招商局,可以引入新的营商项目,拉动本地就业、导入经济活力,为地区增收。
作为保税区,开设跨境电商园,可以拉动物流商集结、电商的仓储、分拣作业等等,大量聚拢人才、电商、关键是客流,这对于过去纯传统保税区的周边地产价值是几倍的浮动。
作为入驻电商,除了短拨补贴、免租补贴、服务费补贴...整体营商环境要优于一般贸易,这对于分分厘厘赚钱的实体企业,是很值得享受的红利。
作为消费者,走跨境电商接口,很多新品可以和国际同步(时效快),而且价格也透明许多、通关渠道也确保了正品保障。
对于从业者,有了更多的工作(营销、美工、客服、仓储、分拣、物流)等多岗位人力。
篇幅有限,其他几个就不再详细表述。总结为【进口】“政策红利”、“营商环境好”、“商品多样化”、“拉动经济和物流地产”...【出口】方面,国内的优势产品,在国外颇受欢迎(尤其是电器、数码、纺织、...),但也经常遭遇来自目的国的平台、通关政策影响,还有国内大卖的技术营销手段的冲击。
对于传统保税区升级跨境电商,硬件设施改造项目也是比较成熟,整体投入产出,还是比较快就能进入收益预期。跨境电商运营、招商、信息系统、监管设施、仓储系统、直购体验中心...需要一个整盘的顶层设计。针对本地化市场特征、本土企业孵化、引入龙头企业、多业态联动、地区经济拉动、土地增值...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组织多方共赢】是项目持续进阶的关键。
国内的经济形势不是很好,实体经济不景气,互联网经济更是如此,所以很多的人把目光投向跨境电商,毕竟中国是一个加工生产的大国,产品丰富。跨境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说实话连收废品的都已经搞起跨境电商了,中午来收废旧衣服的两个小伙说衣服都卖到非洲去了,所以棉服不要。只要薄的衣服
不知道,一窝蜂吧,但是跨境电商园区应该是国家立项审批的吧,不是想干就能干的吧。
声明:文章由网友 跨境新手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3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