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外贸行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可以说正处在一个盈利低谷期,未来一个月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持续,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外贸行业阴晴不定,医药板块会迎来涨幅,纺织业旅游业会有一个退潮出现;下半年外贸行业有望有力逆生长,重塑今后一个阶段的产业链布局。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正对世界经济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一直高歌猛进的美国股市在几天之内多次熔断,其他代表性国家的资本市场也连遭重创。全球多个国家宣布关闭国境,国际航运几乎停滞。
疫情封锁和国际贸易中断使我国经济面临失速乃至崩坏的风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2月投资累计同比下降24.5%,与出口相关的中游装备制造业投资明显回落,其中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降幅均在40%以上,社零增速大幅降低20.5%。虽然目前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复工复产,但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几乎都难以发挥作用,恢复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与经济指标回落相对应的,是失业率的上升,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除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大量外贸订单的取消造成诸多外贸企业停工停产,使很多打工家庭已经陷于困境之中。为了挽救疫情下的经济,美国和德国都推出了无限QE等诸多救济方案。我国也出台了为中小企业减税、加强普惠金融、推动新基建投资等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当然是有利的,但在当前形势下,这些措施无论是对推动经济复苏还是兜底人民生活保障的效果,都有隔靴搔痒之感。从大面上讲,普通的基建投资基本已经饱和,其带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已经很低。新基建主要利在长远,当下规模有限。中小企业减税需要企业在正常的运转中有税可扣才有意义。普惠金融则是老生常谈,金融毛细血管的改善还有待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因此,这些措施,都难以达到长期有利、同时短期见效的效果,不仅难以迅速恢复经济,更难以解人民群众迫在眉睫的糊口之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以非常规手段启动国内消费,才能够在投资失效和外贸停滞的情况下启动疫情下经济的恢复。具体的途径就是大规模地向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非财政供养人员发放消费券。消费券可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例如:1、向城乡困难家庭提供食品消费券,尤其是婴幼儿奶粉等;2、向准备就业的贫困大学毕业生提供服装消费券;3、向农民家庭提供购买客货两用车补助;等等。要特别注重拉动农村农民的消费,我国还有6亿多的农村居民,2019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1317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仅60332亿元。2018年我国出口总额约16万亿元。农村居民消费只要翻一倍,就能够大量抵消外贸的损失。
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足以支撑相当规模的消费券发放。2019年我国财政赤字率在3%的安全线以内,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就达2.15万亿。上万亿的资金与其用于效率较低的政府投资,不如直接以消费券的形式来拉动需求。疫情期间,受冲击最大的是那些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人群,这些人群也是边际消费倾向最大的群体。向他们发放有消费期限的消费券,既能够保障这些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又能够有效拉动消费。把发放消费券的对象明确限定为非财政供养人员,则既能降低国家负担,又可最大程度地避免贪腐。退一步讲,即使存在一定的贪腐,作为有消费期限的消费券,最终还是要用于消费。同样额度的财政资金就能够发挥出最大程度的经济拉动作用,何乐而不为。
在国际形式不乐观的情况下,国内如果想不受影响也是很难的,主要就在于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制造企业只要是外贸型企业都受到了一定影响,所以今年我国的政策一定是扩大内需,通过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扩大内需首先要尽量避免泡沫经济,如互联网经济或所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都不利于内需的扩大,传统的实体店是扩大内需的最好办法。虽然成本会增加,但也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只有稳定收入才是扩大内需的基本条件。
现阶段创业不要触碰的几个方向:
1、网商网店,虽然投资小,但不在未来政策扶持的范围;
2、资源型产业,依赖资源资源的行业最好不要碰,容易受制于原材料;
3、技术含量过低的行业,如口罩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加工业;
可以考虑:
1、餐饮行业,特色化的餐饮;
2、服务行业,如:广告、资讯、生活服务等
3、国内贸易,代理商、经销商等
相对投资小可操作性强的行业都是不错的选择。
声明:文章由网友 外贸新手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4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