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成都的包容,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溪水环绕,林塘清幽。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人从秦州(今甘肃天水)经蜀道辗转跋涉到此。次年春,杜甫开始营建草堂。从759年到763年,杜甫一家先后在此居住了3年零9个月。
留居成都期间,杜甫创作的第一首诗是《成都府》:“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而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等诗句传颂千年,奠定了杜甫“诗圣”的地位。他本人,也成为自己笔下成都“新人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除了杜甫,李白、岑参、薛涛、韦庄、陆游等人都曾寓居这里,扎根成都、融入成都,这座城市特有的气质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所以也就有了“天下诗人皆入蜀”之说。
从历史上来看,成都地处中原文化和藏羌文化的交汇点,儒、释、道千百年来在此枝繁叶茂、相安而生,历经多次大移民的变迁、大融合的碰撞,从“秦民万家入蜀”到“湖广填四川”,奠定了这座城市持续繁荣的兴盛、广纳多元文化的历史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四川省商务厅网站的消息,“川港澳合作周”将于本月21日至25日举行,这些年来,川港两地在经贸、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合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透露,香港驻成都办一直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深化经贸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多元化合作,并深化在经济贸易、艺术文化、青年交流及创意产业等领域的交流。“四川大学生香港行”系列活动,累计选派了四川40余所高校近1500名学生赴港,接待了800余名香港学生来川交流实习。四川还将加强与香港马会青年交流计划合作,争取未来三年共计有3000名川港青少年赴法交流。近年来两地亦在多个范畴签订合作协议,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建筑工程及食品监管等。
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香港驻成都办积极举办校园庆祝活动,在四川高校举办各类讲座和聚会,让内地青年加深了解川港两地在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往来合作,促进两地学生交流。在成都举办的庆祝活动亦包含了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
可见,到了现代,四川和成都对多种文化也是非常积极地在进行交流,并让四川和成都的文化抓住一切机会走出去。
香港是四川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和第四大贸易伙伴,一个是投资海外、开展国际贸易的“超级联系人”,一个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和连接点,市场潜力巨大。回头看,川港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两地紧密的关系还将不断升温。
“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包容性最强的,这一点完整地反映在地名中。”对于民俗学者袁庭栋而言,对成都地名的研究耗费了他数十年的精力。
他介绍,成都老城区中明代以前留存下来的地名已经较少,较多的街巷沿用着清代命名的地名。这些街巷,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个精彩故事。
在成都,有条街叫东城根街,此前还有一条街叫西城根街。城根,为何以这样的方式命名?因为清代成都建满城,命名者将北京的命名方式带到了这里,用以表明这两条街道与满城的位置关系。袁庭栋考证,“这在南方城市中仅此一例。”
成都有一条小街叫小淖坝。“淖”字来源于北方的蒙古语,也就是水泽之地。“南方城市街道中用‘淖’字的也仅此一例,这充分体现了成都文化的包容性。”
袁庭栋说,成都从古至今至少有5次大规模移民,特别是明末清初,多地的移民汹涌入川,铸就了成都人特有的包容。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成都过去有20多条街道以会馆命名,这些会馆,都是清一色的移民会馆,如至今犹存的陕西街、燕鲁公所街、江南馆街等。
时至今日,成都地名里以河、桥、庙等命名的街道比比皆是,红牌楼、红照壁、九眼桥、青石桥、洗面桥、顺河街、小关庙、衣冠庙……这些地名,复原着古老成都的地理信息,讲述着成都2300多年的建设进程。
成都的包容性应该都来自于历史上的一次大事件“湖广填四川”。 我们的祖辈大部分是从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迁徙过来的,多种语言、文化的融合,让我们的脑海里没有“排外”这个词汇,不管是外地来得人,还是传入的新文化,成都都能以自身的热情,极快的适应和融合,形成成都独特的文化风尚。
声明:文章由网友 深圳跨境刘小乐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4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