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杂誌/文 远见杂誌整合传播部企划製作】2022.01.25
高雄水资源开发里程碑。
图 / 高雄市临海水资源中心启用。
取水管线穿越轻轨、前镇河以及高雄捷运红线,历时三年,施工过程困难重重,但高雄市临海再生水厂还是在2021年底正式启用,每日3.3万吨的供水,合併凤山再生水厂每日供水4.5万吨,不仅为临海工业区带来每日7.8万吨的稳定供水,也让高雄市在全台水资源再生应用上,持续扮演领头羊的地位。
继全台首座凤山溪再生水厂于2019年完工通水后,全台第一座污水厂和再生水厂同时施工营运。2021年1月14日,内政部长徐国勇与高雄市长陈其迈连袂主持「临海水资源中心」启用典礼,不仅中钢、中油、李长荣化工、李长荣科技、中石化等5家受水端用水户全数到位,全市两座再生水厂每日7.8万吨的供水,已佔临海工业区单日用水量的一半左右,高雄市政府水利局强调,处理过的再生水,保证比自来水还乾净,对于稳定高雄市工业用水意义不凡。
图/高雄市长陈其迈致词时表示,在极端气候风险下,水资源循环利用是市政发展的重点。
「未来高雄总共会有4座再生水厂,除了南高雄已启用的凤山及临海再生水厂,市府亦积极争取于北高雄兴建桥头、楠梓2座再生水厂,全数完工后,预计每日供水量可达20.5万吨,让高雄的产业及民生皆能供应无虞。」高雄市长陈其迈表示,全球暖化及气候变迁带来的极端气候的风险,已是现今城市治理不可迴避的课题,传统依靠水库、拦河堰调蓄丰枯降雨水源供应模式已不符需求,再生水厂让珍贵的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不仅可以避免掉工业用水增加与民生用水竞争,还可以稳定工业用水的供应。
克服重重困难 埋设引水管线
临海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厂位于大林蒲地区,设计规划每天可处理5.5万吨汙水,产製3.3万吨再生水,但临海污水区初期用户接管率低,每日污水量不足,必须埋设管线,从大高雄污水区引水进厂。
「从凯旋路串联至汙水处理厂的6公里地下管线是施工瓶颈点,潜水人员在地下18公尺深度作业,水下能见度差,施工的同时,还要维持系统的运作,长达18个月的施工期间,取水管线穿越轻轨、前镇河与捷运红线。」高雄市政府水利局长蔡长展指出跨区引水施工过程困难重重,甚至还要运用AR、VR进行4D检视,进入工业区后还要避开原本就错综複杂众多管线,不停的调整施作方式,避免现场塌陷,施工期间遭遇COVID-19疫情与国内营建市场缺工缺料层层考验下,仍设法克服挑战,提早正式进入营运。
图/高雄市政府水利局长蔡长展表示,市政府透过跟民间单位共同合作,成功达到超前提早供水的目标。
高雄市政府水利局表示,临海水资源中心是全台首座採污水厂与再生水厂兴建一次到位,同时也是兼具环保、景观、生态、教育功能的教育园区,总经费大约45亿元,内政部营建署补助92%、高雄市政府自筹8%,并由经济部协助媒合5家用水端,负担1.2亿配水管线经费,支持使用再生水的政策。现地并预留扩厂空间,估计可扩充至每日6万吨再生水产量,以因应未来日益增加的用水需求,让高雄的水资源应用走在循环经济的前端。
高雄市政府指出,因应气候变迁致缺水风险大增,高雄市长期以来即重视水资源多元开发,再生水的供应有助于在旱季期间稳定供水。凤山及临海再生水厂营运后,可大幅提升区域水资源调度弹性,未来更可配合周边产业发展水源需求,扩充产量,内政部长徐国勇并在十四日的通水典礼中允诺,将全力支持高雄后续在北高雄冈山、桥头区设置再生水厂计画,为高雄市迎接半导体产业S廊道计划,增加大高雄水资源调度的弹性,打造再生水产业的发展基石。
(高雄市政府水利局广告)
声明:文章由网友 小郑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