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埃及是世人最熟悉的中东、阿拉伯乃至非洲国家,它的历史从金字塔时代至今已有5000年,其国情可以用“一条大河、两个主义、三位强人和四大支柱”来概括。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横跨非洲、亚洲,面积100万平方公里,人口9568万(2016)。
尼罗河自南向北把埃及分为东西两半,西部是广袤干旱的利比亚沙漠,东部是狭长的半干旱沙漠。
古往今来,闪米特—阿拉伯人构成这块土地的居民主体。如今,包括贝都因人在内的阿拉伯人占人口总数的近90%,居民多信伊斯兰教,大多数属逊尼派,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大城市和商业阶层通用英语和法语。最大的少数民族是科普特人,信基督正教,人数不少于800万。科普特人、柏柏尔人和努比亚人一起,被认为是埃及的土著居民。
埃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6000多年,在奴隶制国家的法老时代,它留下灌溉农业、历法文字和金字塔。在希腊化时代,亚拉山大图书馆照耀人类进步。当两位罗马统帅接踵而来,留给后人石榴裙下的绵绵谈资。阿拉伯时代起,又把一座集伊斯兰智慧和时代知识的爱资哈尔大学传承千年。
史上埃及人几无出征,倒是强邻一波接一波地光顾。从公元前7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这片土地先后经受亚述、波斯、马其顿、古罗马、阿拉伯、马木鲁克、奥斯曼、法国、英国人征服统治,“住在(尼罗河)三角洲的人易于驯服”、“他们是最容易统治的民族”,英国人这样评价埃及人的国民性。而阿拉伯学者给出这样的解读:“我们不是强暴的民族,而是很平稳民族。像尼罗河,我们自觉自己是一条平稳的、有力量的、滔滔不绝的河流的一部分,尼罗河给予我们以力量和忍耐……”即使经历漫长的被征服,埃及依然保持着显著的统一性,悠久而辉煌的古代历史,成为埃及人自豪感的核心。
解读一个伟大的国家,把脉“阿拉伯之春”后埃及走向,需要在“自豪和骄傲”的主线之外,以“一条大河——两个主义——三位强人(第四位已坐稳位子)——四大经济支柱”四维切入。
尼罗河:埃及的生命之河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语),埃及全域只有尼罗河流经的狭长地带土地肥沃,适宜耕种,而它仅占国土面积的5%。阿拉伯第一、非洲第三人口大国九千多万人聚居在1610公里(流经埃及长度)长的尼罗河两岸和滨海三角洲。
在官僚主义和神权主义之间
“在官僚主义和神权主义之间”的埃及社会环境百年来似无改变。
“在埃及,一方面伊斯兰教团体在提供医疗保障和教育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尽管人口不断增加,腐败无能的政府却对这些社会需求视而不见。在今天的埃及,伊斯兰革命的所有条件都已经成熟:贫富悬殊、精英冲突、宗教压迫和政治冷漠。”
以上摘自美国学者在专著《第二世界》埃及一章中的忧思表述。而学者和舆论一般认为,在埃及这个培养了现代伊斯兰教好斗性的国家,穆斯林变得更温和、更善良,同时呼吁放弃暴力。
强人政治步入历史?
历史总有相似之处,现代埃及的三位强人均是行伍出身,纳赛尔和萨达特来自陆军,穆巴拉克曾任空军司令。
1952年7月23日,陆军中校纳赛尔率领“自由军官组织”兵变推翻法鲁克国王,建立共和国,他定位埃及“阿拉伯支柱、伊斯兰中心和非洲一员”的三大属性。
1970年,与纳赛尔同龄的萨达特继任总统,他走出阿以“不战不和”,外交路线由亲苏骤变为亲美,在阿拉伯国家中第一个决定与以色列单独实现和平。
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被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刺杀,穆巴拉克开始近30年的执政历程。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移交部分权力但不辞职”的讲话换来开罗解放广场的一片鞋底抗议......
2012年6月大选,穆斯林兄弟会推选的穆尔西在51.8%的投票率中以得票51.7%而当选。一年之后,在席卷全国的抗议示威“召唤”下,塞西代表军方罢黜民选总统。2014年6月8日,他在47%的投票率中以97%的支持上台,埃及重回军人——强人威权的老路。
经济四大支柱远远不够
2016年埃及实现GDP3362亿美元,贫困率25.2%,预期寿命71.3岁,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经济的四大支柱。
埃及的问题又在第三世界普遍存在,经济发展难以惠及普通百姓,财富增长难追人口激增 ,特别是新财富并未流到多数民众手中,40%的民众日均生活费用仍在2美元以下。
加入亿人俱乐部为时不远
埃及乃至阿拉伯人的观念经久不易:大家庭能带来幸福和安全,多生孩子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必需。20世纪初,埃及人口刚过千万,1952年2200万,1981年穆巴拉克上台时4000多万,三十年后翻了一番多。按照当下每10个月100万的增速,官方预计的2025年过亿目标可提前3年实现。
人口膨胀而土地依然,吃饭问题困扰埃及。20世纪50、60年代,“尼罗河粮仓”还是粮食净出口国。2006年,该国小麦、玉米和食用油的自给率分别为60%、56%、61%,如今,谷物一半以上依赖进口,并以人均年消费小麦180公斤、年进口500—600万吨双双位列世界第一。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来回答一下关于埃及的问题。
埃及在非洲算是一个非常大的存在了。埃及拥有非洲和中东地区最强大的军队,但问题在于它的经济一塌糊涂,虽然在复苏。
埃及在军事方面相当强大,正如一些报告中所提到的那样,埃及在全球火力指数中排名第十,而这并不是真正战争。埃及在穆巴拉克政权统治下失去了很多地缘政治权重,主要原因是缺乏对中东和非洲热门话题产生强烈影响的意愿。
埃及的社会稳定程度比看上去的要强,当然与邻国相比,20世纪60年代的长期军事政权和社会政策确保了埃及人的平均水平任何事情,而不是赚取足够的钱来养活年轻一代,缺乏任何可以捍卫工人权利的法律,所以他们不能为更好的条件进行罢工。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埃及是传统的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包括本拉登,都是和埃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正是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制约着埃及的综合国力的发展。
2011年,著名的阿拉伯之春运动横扫整个中东北非地区,埃及受到严重影响,一夜之间国家由稳定陷入动荡当中。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这场风波中成为埃及人民和美国欧洲口中的“独裁者”,黯然下台,并遭到审判。
但是,穆巴拉克的倒台并未使埃及的局势稳定下来。穆巴拉克下台后,军方与穆斯林兄弟会之间的矛盾日渐显露。2012年6月,穆斯林兄弟会接管埃及政权,但并未过多久,穆斯林兄弟会的原总统——穆尔西就被军方赶下台,并被判处死刑,同时穆斯林兄弟会也被宣布为非法组织。
军方和穆兄会间的冲突仅是因为穆巴拉克倒台,埃及的各方势力的重新洗牌么?云石君认为这是埃及世俗权力与意识形态权力的对决,是埃及两种发展方式的对冲。
1952年,纳赛尔组建并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国。埃及虽建立共和国,但军队在埃及的政治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出现这一局面是有原因的。
埃及建国后,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消灭占据迦南的以色列,以此为中心整合新月沃地,完成阿拉伯的政治整合,进而统一阿拉伯世界。不过埃及的这一想法严重影响了美国主导中东秩序的利益,这种情况下美国会大力扶植以色列,打压埃及。
如此一来,埃及就面临着两个大敌——美国和以色列。美国就不必说,仅以色列的国力和战力均远超埃及。埃及想达到消灭以色列的程度,就只有将国家的资源大量用于军事,此种情况下,军人当政是必须的选择。
不过,以色列实力强悍且有美国作为后台,埃及仅凭自身力量消灭以色列几乎不可能成功。而且将国内资源大量向军事倾斜,国内民众的不满将会日益高涨,进而动摇政府统治。此种情况下,埃及只有大肆宣扬阿拉伯民族主义,降低国内民众反感,同时获得非本国阿拉伯民众支持,才能减缓政府的压力。
这就让穆斯林兄弟会乘虚而入。
穆斯林兄弟会创立于埃及,是一个以伊斯兰逊尼派传统为主而形成的宗教与政治团体,其影响力遍及中东乃至全球穆斯林社会。
穆兄会的宗旨是复兴伊斯兰教,建立伊斯兰国家,建立不分民族、不受地域限制的穆斯林世界团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埃及宣扬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相近。
不过,即使观念相近,埃及军人政府也不会同穆兄会合作。因为穆兄会是一个宗教与政治团体并存的组织,有着明显的政治属性,埃及政府怎会允许穆兄会影响自己的高度集权,因此塞纳尔上台后就对穆兄会进行打压。
不过,穆兄会就算被打压也不会被埃及政府清除,因为其理念是被国内民众和阿拉伯世界所接受的,若埃及政府打压太过,会引发多方反弹,不仅会削弱埃及政府的统治,也会对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地位造成负面影响。
而且,现实也逼迫埃及与穆兄会和解。埃及在多次中东战争中的失利,不仅削弱了自己在阿拉伯世界的威望,还严重影响了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多次中东战争的失利使得埃及政府认清自己无法与以色列抗衡的现实。迫于现实,埃及只能通过和以色列和解,拿回几次中东战争中丢失的西奈半岛的主权和苏伊士河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不过与以色列和解,放弃统一阿拉伯的理想,埃及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那就是削弱了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也使被民族和宗教情绪煽动起来民众失望。
此种情况下,与穆斯林兄弟会和解就是必要的选择。从八十年代开始,埃及政府与穆兄会达成和解,各取所需。埃及政府借助其影响力,安抚民众,维系埃及在阿拉伯的影响力。穆兄会也从地下走到台上,成为合法政党,并发展成为埃及议会中最大的在野党。
当然,埃及政府掌握着世俗权力,穆兄会只能作为反对派存在。不过阿拉伯之春运动给他带来了翻身的契机。
埃及因阿拉伯之春运动造成的动荡,并非是西方所说的民众追求民主自由,其根本原因是埃及人口和资源配比的严重失衡。
近些年,埃及人口增长迅猛,至今已超过9000万人口,但其资源却不能与这么多人口配套。埃及国土的百分之九十五均是沙漠,仅依靠尼罗河沿岸的5万平方公里土地养活9000万国民,其难度可想而知。
若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埃及还能依靠旅游以及收取苏伊士运河的过路费等方式维持国家生计。但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不景气,这些维持国家生计的方式都严重缩水,已不足以养活国民。这当然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当到一定程度时,穆巴拉克只能下台。此种情况下,穆兄会自然得到人民的拥护。
不过,就算穆巴拉克入狱,军方的势力依旧强大。只要军方愿意,再推一个领导人上台根本不是难事。
不过军方出于种种考虑并未这么做。军方纵然能强行打压穆兄会,但并不能改变埃及的经济困境。若军方继续强行维持军事专制,只会加重民众不满,进而引发革命。此时让权于穆兄会不失为一个缓解民众不满,避免民众与军事集团对立的机会。
2012年,出身穆兄会的穆尔西上台成为总统。不过他的上台并未摆脱埃及的经济困境,为了不失去民众的支持,穆兄会想到两条出路。
第一,煽动对外矛盾,转移民众视线。穆尔西上台后,埃及一改对以色列的态度,多次挑衅以色列,以期通过挑起与以色列的争端转移民众视线。若能在与以色列博弈过程获得胜利,将会得到民众支持。
第二,劫富济贫。通过打压埃及国内富裕阶层,将洗劫来的资源进行再次分配,力求舒缓民怨,获得民众支持。
穆尔西的这两条出路都严重损害军方的利益。其一,若埃及真再次与以色列爆发战争,首先倒霉的就是军方领导的军队。其二,埃及最大的利益集团是军队,劫富济贫就是拿军队开刀。
因此军方决不可能容许穆兄会走这两条出路,而穆兄会又无第三条路可走。这就使得军方和掌握政府的穆兄会之间的矛盾无解并不断激化。最终,军方在2013年将穆尔西赶下台,穆兄会也被宣布为非法组织。
穆尔西倒台后不久,军方出身的前国防部长——塞西成为新的埃及总统,埃及再一次回到军人专制体制。
埃及经过一番折腾,军方与穆兄会之间的关系降到冰点,同时支持穆兄会的民众越加愤怒,埃及社会动荡,爆发革命的可能急剧增加。
埃及的经济困境时结构性的,不管是军方上台还是穆兄会上台都无法解决窘境。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凭借军队强势压制,以维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若军政府能支撑到全球经济回暖,再重新依靠旅游以及收取苏伊士运河的“过路费”维持国家生计,社会矛盾就能得到缓解。
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那埃及经济的困境也将持续。民众的愤怒将会日益加重,总有一天依靠军队也无法维持社会秩序,那时迎接埃及的只有是国家的内战爆发。
当然,这只是从内部来说的,而就外部而言,随着埃及的动荡,它也失去了过去长达数十年中,在中东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现在代表逊尼派阿拉伯人在中东舞台上活跃的,已经变成了沙特这个土豪,埃及的声音几乎消失不见。
对这样的现状,埃及当然是不满意的。自打纳赛尔时代,埃及确立阿拉伯世界领袖地位以来,埃及还从来没有混的如此之衰。所以,它必须扭转这种窘迫态势。
而这次沙特记者被杀案,沙特王储被土耳其力怼,这下就给了埃及翻身的良机。现在的中东,土耳其、沙特、美国三方勾心斗角之外,埃及也在暗地里频繁动作,希望借此机会,重新确立自己在阿拉伯世界的权威。
那么,埃及有哪些小动作?这些小动作,对形势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在公号中的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00——解码伊斯兰之第十二集。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声明:文章由网友 青岛跨境张橙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5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