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立特里亚是非洲东北部靠近红海的一个国家,该国原来是埃塞俄比亚的一部分,1993年该国宣布脱离埃塞俄比亚而独立。由于厄立特里亚是埃塞俄比亚靠近红海沿岸的部分,在厄立特里亚获得独立以后,埃塞俄比亚就失去了全部的出海口和海岸线,从此有海洋国家变成了内陆国家。
今天铭苏先生就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厄立特里亚是如何从埃塞俄比亚独立出去的:
首先,我们我们先来看一下厄立特里亚的具体情况。
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东北部,西邻苏丹共和国,南邻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东隔红海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相望,扼红海进出印度洋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厄立特里亚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全国海岸线长1200公里。
厄立特里亚之所以能够获得独立,这与厄立特里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外国殖民者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有着重要的关系。
埃塞俄比亚也是非洲的文明古国,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1世纪就建立了阿克苏姆国帝国,帝国最盛时版图包括红海两岸的大片地区,后来在阿拉伯人的进攻下逐渐衰亡。
1270年在埃塞俄比亚这块土地上建立了埃塞俄比亚帝国(阿比西尼亚帝国),虽然这一帝国中间中断过几次,但是最终延续到1974年。1974年埃塞俄比亚发生军事政变,推翻海尔·塞拉西政府,宣布结束帝制。
在埃塞俄比亚帝国时期,由于埃塞俄比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曾遭受过葡萄牙、奥斯曼帝国、英国、苏丹马赫迪军、意大利等国的入侵。而改变厄立特里亚命运的就是意大利,意大利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对埃塞俄比亚情有独钟,从1869年开始,意大利开始从埃塞俄比亚沿海地区向内陆扩张。
在意大利武力占领阿萨布、马萨瓦、克伦、阿斯马拉等地区以后,迫使埃塞俄比亚政府同意大利签订《乌西阿尔条约》,承认意大利对以上地区的统治。意大利为了管理方便,将所占领的殖民地进行合并,并命名为“厄立特里亚”,这就是今天厄立特里亚国家名字最初的由来。也正是意大利的殖民统治,为这个国家此后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意大利以厄立特里亚为据点继续向埃塞俄比亚地区增兵,意大利的野心是将整个埃塞尔比亚收入囊中,而不只是沿海地区的厄立特里亚。于是意大利又占领了历代埃塞俄比亚皇帝的加冕地阿克苏姆,随后又占领了阿迪格拉特、阿杜瓦,以及提格雷王国首府马卡累。
意大利军队的不断占领埃塞尔比亚土地,引起了埃塞尔比亚人民的抵抗,在阿杜瓦战役中埃塞俄比亚军队打败意大利军队,导致意大利损失上万人,剩余部队逃亡厄立特里亚。埃塞尔比亚此战获得了意大利11000支步枪和56门大炮,有了火力支援,埃塞尔比亚完全有能力一举拿下厄立特里亚,但是孟尼利克皇帝却没有选择继续进攻,而是选择同意大利和谈,结果意大利人得以继续占领厄立特里亚。
埃塞尔比亚在阿杜瓦战役中大胜意大利军队,为埃塞俄比亚赢得了国际声誉,使得很多欧洲国家同埃塞俄比亚交好,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孟尼利克皇帝带领埃塞尔比亚修建公路、桥梁、铁路、发展电力、医院、电话电报等,使埃塞俄比亚开始迈入现代化进程。
二战时期,意大利继续在非洲地区开疆拓土,墨索里尼计划将埃塞俄比亚整个国家并入意大利版图。1935年意大利派出30万大军,在飞机、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占领了埃塞俄比亚。意大利将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大利,然后在埃塞俄比亚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直到1941年意大利被英军击败。意大利战败以后,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被移交英国托管。
厄立特里亚本来就是埃塞俄比亚的领土,只是被意大利占领了一段时间,埃塞俄比亚收回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英国人明确表示这些领土在和意大利签订最终和约之前不能交给任何人。
1950年英国将厄立特里亚归属问题提交联合国审议,结果在西方国家的运作下厄立特里亚被作为一个自治体同埃塞尔比亚组成联邦,允许厄立特里亚有自己的宪法、议会和独立的政府。1952年有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建立。
既然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组建了联邦制国家,为何两国还要分道扬镳呢?
第一、埃塞俄比亚不愿意接受这种二元制国家形式。
原来厄立特里亚也就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省,现在反而取得了同埃塞俄比亚同等的地位,作为一个地方自治体,埃塞尔比亚实际上也难以对该地施加影响。为了打破这种二元制政治体制结构,1962年,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强制取消联邦制,将厄立特里亚合并为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省。
第二、厄立特里亚长期受意大利统治,独立意愿比较强烈。
厄立特里亚长期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已经有了很强的独立倾向,也不愿意继续归埃塞俄比亚管理。所以在厄立特里亚成立了多支地方武装组织,为了争取厄立特里亚的独立同埃塞俄比亚进行武装斗争。
第三、埃塞俄比亚国内局势为厄立特里亚独立提供了契机。
1988年埃塞俄比亚爆发内战,“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和“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并肩作战,1991年推翻了门格斯图政权。“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解放了厄全境,并成立厄临时政府。埃塞俄比亚过渡政府鉴于厄人民解放阵线在推翻门格斯图政权中的贡献,两者达成协议,允许厄立特里亚通过举行全民公决,决定厄立特里亚的独立问题。
1993年4月23~25日,厄立特里亚举行全民公决,以绝对多数赞成厄独立。同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正式宣告独立。由此,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分道扬镳,埃塞俄比亚失去全部的海岸线和出海口,从此变成一个内陆国家。两国分开以后曾因边界问题爆发冲突,两国关系一直不是很和睦。
随着埃塞俄比亚人口规模的膨胀(目前埃塞俄比亚人口已经超过1亿)和经济的发展,对于出海口的需求日益迫切。现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与邻国吉布提之间建立了亚吉铁路,埃塞俄比亚只有借道吉布提出海。
埃塞俄比亚从一个有海岸线的国家,正是由于厄立特里亚的独立,才成为一个完全的内陆国家,而完全拥有了原埃塞俄比亚全部海岸线,却依旧穷困潦倒,而且没有任何起色,原本是一个国家、但如何闹到彼此分裂,剑拔弩张的地步。这真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了。
在二战结束的时候,受联合国委托,埃塞俄比亚王国对厄立特里亚地区进行托管。但在 1962 年,埃塞俄比亚王国皇帝海尔.塞拉希索性宣布合并了厄立特里亚地区,至于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埃塞俄比亚失去厄立特里亚,将彻底失去其在红海的所有港口,作为非洲最有底蕴和发展的国家(非盟总部在埃塞)。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是绝对不会失去的。但由于埃塞俄比亚行为过于“粗暴”。如此行为,这个行动促使厄立特里亚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国家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各式各样的反抗,起义,暴乱,以反抗埃塞俄比亚吞并和就此展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厄立特里亚人的抵抗运动日益强大和组织化了,在1970年,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武武装起义,开始了武力争取独立的行动。这次武装起义被埃塞俄比亚立即镇压,并在厄立特里亚实行紧急状态、而且在当地的规模驻军。血腥镇压反叛武装,在1977 埃塞俄比亚发生政变,门格斯图推翻海尔.塞拉希.海尔王国统治。
与此同时,厄立特里亚独立运动也是不断壮大起来,厄解放阵线和厄人民解放阵线等反对埃塞裁统治争取厄立特里亚最大独立和抵抗组织,但由于冷战的原因,埃塞俄比亚在苏联的帮助下。基本上控制了厄立特里亚局势,但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埃塞俄比亚对厄立特里亚控制越来越低。而且数十年的内战,让埃塞俄比亚无法专心于经济发展。而厄立特里亚地区经过30年的抵抗和抗争,1991年5月,厄人阵与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解放厄全境,就此成立厄立特里临时政府。埃塞俄比亚政府与厄解放阵线达成协议,将举行全民公决,决定厄的独立问题。1993经过投票,厄立特里亚正式宣告独立。
由于厄立特里亚独立,对于埃塞俄比亚来说,就此成为内陆国。失去海岸线让其没有最大经济助力,现在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出海口。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关系很差,几乎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关系很烂,基本是仇敌,这几年才有些好转。
埃塞俄比亚曾经是北非的强国,国土包括今天的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苏丹和索马里。
殖民时代开始后,埃塞俄比亚也被肢解,主体沦为意大利的殖民地。
二战结束后,埃塞俄比亚在美国帮助下独立。
为了感激美国人,埃塞尔比亚不顾自己实力虚弱,仍然参加了朝鲜战争,出动了1个营。
1952年10月31日,联合国军指派埃塞俄比亚营向上甘岭发起攻击。然而,此战埃塞俄比亚营在战争中惨败,阵亡121人,负伤536人,共计657人,超过该营半数。
1950年从英国手中收回了厄立特里亚,成立了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联邦。
厄立特里亚具有自治的行政管理权与司法权、旗帜及内部事务包括警察、税收;联邦政府负责外交事务、国防、金融、运输。
简而言之,厄立特里亚仍然具有一定的独立地位,可以自由支配新政权。
厄立特里亚本来是埃塞俄比亚的屯垦区,有历史关系,这也是联合国做出决定的重要原因。
然而,1962年厄立特里亚却遭埃塞俄比亚兼并,成为该国第14省,失去所有独立的地位。
厄立特里亚人怒不遏,他们组织“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开展长达30年的武装抗争。
1974年埃塞俄比亚发生军事政变,皇帝被废黜,德尔格政权迅速投靠苏联,失去了美国的支援。
但是,新政权施政混乱,导致1980年该国出现大饥荒。
与此同时,亲阿尔巴尼亚的霍查派掌握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埃革阵)武装,进行了长期的内战。
他们同“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联手,经过多年内战将德尔格政权推翻。
作为回报,“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开始进行独立的准备。
1993年,两年过渡期满,厄立特里亚经全民公决,脱离埃塞俄比亚独立。
然而,埃革阵上台以后很快后悔允许厄立特里亚独立。
于是,两国还是出现对立和摩擦,借口自然还是传统的边界问题。
当时两国没有明确的边境,为此闹得不可开交。
1998年至2000年,厄立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发生边界战争。
1998年5月,双方开始零星的边界武装冲突,几天后战争规模突然扩大。
两国采用地面部队和空中部队,展开激烈对攻。
随后双方打打停停,直到2000年5月才彻底停战。
至此,埃塞俄比亚占领厄立特里亚四分之一领土,后在联合国压力下撤退离开这些地区。
这场战争,让两个非洲穷国死伤军人约10万人,花费了军费数十亿美元,但谁也没有捞到什么便宜。
战争后期,厄立特里亚经济几乎崩溃,军队也一片混乱,最后被迫抽调大量妇女进入军队,高达军人总数四分之一。
埃塞俄比亚也好不到哪里去,激战期间购买了大量军火,导致国内财政严重赤字,部分地区又开始饥荒蔓延。
有意思的是,两国这次战争,是少有的苏制武器之间的对抗。
埃塞尔比亚的盟友是俄罗斯,购买了大量俄罗斯的武器,还聘请了俄罗斯雇佣军(主要是飞行员)。
同样,厄立特里亚经济实力更差,只能从乌克兰出购买一些二手武器,也聘请了乌克兰人做雇佣军。
于是,两国战争期间,出现了大量苏制武器对抗,尤其是俄罗斯苏27对抗乌克兰的米格29,双方飞行员都是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虽然厄立特里亚人自吹是自己驾驶)。
事实证明,苏27的性能强于米格29,战争中米格29被击落多架,苏27只是因为机械故障损失了几架。
同时,两国军人都属于低素质低训练的军队,战争期间一度出现了一战时期的战壕对峙战。
埃塞尔比亚人在进攻时,新兵组成的部队竟然出现了人海冲锋的场面,被厄立特里亚人用机枪、火炮打死了很多人。
声明:文章由网友 跨境刘大仙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5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