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轴心国军队集群的覆灭是必然的,在某种程度上,轴心国统帅部对双方的实力对比产生了某种误判,认为轴心国有能力维持住意大利(主要是西西里岛)到突尼斯的补给线,从而保住突尼斯桥头堡作为意大利本土的屏护。
德军抢在盟军之前从维希法国手中夺取突尼斯是看上了突尼斯的地理位置
最初德军也确实抢在盟军之前从维希法国手中夺取了突尼斯,尤其是北部海岸主要港口突尼斯港和比塞大港,并且在卡塞林山口重创美军,但是卡塞林山口之战后,盟军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很快就恢复了攻势,并且将德军挤压到突尼斯北部深入地中海的突出部中,此时轴心国还能勉强维持向突尼斯的运输,但是到了1943年3月后,盟军在突尼斯及附近的航空兵基地开始投入使用,此时盟军海军和战术航空力量迅速覆盖并几乎彻底切断了德军对突尼斯的补给线,而北非作战,几乎每一滴油,每一发子弹甚至每一块面包都要从欧洲通过海运送进来,而轴心国仓促占领突尼斯和增兵行动并没有来得及囤积足够的物资(德国卡着对意大利海军燃油供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兵力却达到了三十多万,所以北非轴心国军队集群迅速耗尽了仅有的储备,陷入了弹尽油绝的境地,而背后则是被盟军海空力量彻底封死的地中海,这种情况下不覆灭才真是奇怪的事情了。
盟军对突尼斯桥头堡的最后进攻,此时轴心国军队补给线在盟军海空绞杀下已经几乎彻底中断
突尼斯投降的轴心国军队
二战时期,以德意联军为主的非洲军团,将战线推进至埃及边境时,其战斗力就锐减了,原因是后勤补给跟不上,盟军则趁机展开十字军行动,解除了托布鲁克之围,并再次将前线推至阿盖拉。
但隆美尔的进攻,又将盟军赶到距离亚历山大港只有160公里的阿拉曼。由于驻马尔他岛英海军拦截了数量众多的意大利补给船只,又从美国获得大量补给,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就对后勤补给困难的隆美尔非洲军团形成了战略优势,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后,德意联军不得不从埃及撤退。
1942年11月8日,盟军在突尼斯西面的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登陆,面对美英掌握了制空权和海军完全控制了地中海,德意联军物资和兵员补给困难的不利态势,希特勒却命令非洲军团死守突尼斯,以打乱盟军在欧洲的计划。
德意非洲集团军群下辖德第5装甲集团军、意第1集团军共13个师,拥有130辆坦克、500门火炮、500架战机,企图依托朗斯托普峰和609高地等突尼斯沿海复杂地形,阻滞盟军进攻。
盟军却占据了绝对的海空优势,第18集团军群下辖英第1、第8集团军,以及美第2军共20个师,1200辆坦克、1500门火炮、3241架战机,以右翼第8集团军向泰克鲁那和昂菲达维尔实施佯攻,左翼美第2军向比塞大和马特尔方向实施助攻,中路英第1集团军向首府突尼斯实施主攻。
突尼斯战役,打到1943年5月6日时,德意军不得不撤退至邦角,企图从海路撤出北非。由于英美的海空封锁,德意联军未能撤往意大利,德意非洲集团军群司令冯·阿尼姆大将率德意联军24万人投降,北非突尼斯战役结束。
总之,德意非洲集团军群被歼,在突尼斯损失30多万人,其中被俘约24万人,包括德军12.5万人,盟军庞大的补给供应,武器装备和兵员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又掌控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导致补给困难的德意联军无法从海上撤退,是轴心国突尼斯军团全军覆没的最主要原因。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声明:文章由网友 外贸新手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58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