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相对于其他大多数的非洲地区,乌干达的气候还有其他地理环境的确非常宜人。1907年当时作为大英帝国殖民地事务次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从肯尼亚的蒙巴萨港乘坐火车前往维多利亚湖边乌干达,而当时的乌干达属于英国东非殖民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丘吉尔在乌干达进行了为期长达半个月的旅行,当地丰饶的物产与绝美的风光给丘吉尔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时还并没有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到英国之后不久,出版了个人游记《我的非洲之旅》,在这本书中,将近一半的篇幅都是丘吉尔在乌干达的经历。丘吉尔对于乌干达不吝溢美之词,直言乌干达是名副其实的“非洲明珠”。丘吉尔成为英首相后声名大噪,而他当年对于乌干达的这句赞美,也逐渐广为人知,成为了今天乌干达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名号。
乌干达地处东非高原的内陆地区,面积大约24万平方公里,与广西大致相当。作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乌干达在经济发展领域确实不咋地,工业薄弱,作为经济支柱的农业也并不发达。直到如今,乌干达的经济总量还不足300亿美元,人均GDP不足700美元。乌干达无论是当年能够被丘吉尔称作非洲明珠,还是如今主打这么句口号,都与经济方面无关。
虽然经济发展得不怎么样,但乌干达的地理自然方面的条件,却着实好,尤其是在非洲地区。乌干达虽说深居内陆,可旁边就是著名的维多利亚湖,境内湖泊河流广布,被称作“高原水乡”。乌干达虽然横贯赤道,但这里却并不炎热。由于当地的平均海拔很高,而且水泽密布,常年降水丰富植被繁茂,四季如春,常年气温都保持在21℃到23℃之间。
除了气候宜人之外,乌干达的物产也非常丰饶,当地盛产优质的硬质木材,维多利亚湖之中蕴藏着大量的淡水鱼资源,另外,乌干达的热带草原与丛林之内,遍布野生动物。由于当地土地平坦肥沃,使得各种农作物大多都得以繁茂生长。英国殖民时代,乌干达是当时大英帝国在东非一带十分重要的咖啡与棉花产地。
当年丘吉尔前往乌干达考察,感叹当地丰饶的物产与宜人的气候,还有绝美的自然风光,当时盛行于贵族与上流之中的狩猎等活动,在乌干达也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另外,丘吉尔认为乌干达是英属东非殖民地、南非与东北非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当地的经济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对于当时的丘吉尔来说,在乌干达的经历令其感到非常愉快,将其称作“明珠”也不为过。
如今的乌干达虽然经济发展得不怎么样,但当年丘吉尔看得的确是非常准,乌干达算得上目前非洲发展前景最好的国家之一。早在2013年乌干达就入选非洲十大新兴旅游目的地之列,这里也是非洲首个普及免费中学教育的国家。乌干达经济起点非常低,但发展速度很快,已经保持了多年5%上下的经济增速,整体的环境也比较安定,受到外资青睐。
正如当年丘吉尔所描述的那样,乌干达拥有非常丰饶的物产,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在非洲大陆范围之内,乌干达的确是非常特别的存在,就好像是云南在我们心中的印象类似。当然,乌干达至今仍旧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欠缺之处,明珠必然是怎么看都光辉万千的存在,若是乌干达能够补足欠缺,那才是真正无愧于“非洲明珠”之名。
乌干达英国探险家形容为“明珠般存在”,丘吉尔曾游历且“垂青”于它......
这是个土壤肥沃的高原内陆国家,平均海拔1000—1200米,地表呈浅碟状,中部相对平坦,东西两侧多有巍峨的山脉,东非大裂谷的西支纵贯西部边境,谷底河湖沼泽众多,以水域占总面积18.2%被称为“高原水乡”,与坦桑和肯尼亚共同拥有全球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42.8%在乌境内)。
这里气候四季如春,迥异于阴冷多雨的英伦。全境除东南部具热带雨林特点外,大部分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年均温度22℃,年均降水1000—1500毫米。全年有旱、雨季之分,南北又稍有差异,南方有两个旱季、雨季,北方则有一个长雨季,一个时间更长、更干的旱季。
欧洲殖民者进入该地之前的数百年,班图人、尼罗特人先后建立起不同的王国。1850年后,英、德在东非争夺激烈,1890年双方签订瓜分东非的协议,乌干达归英国,到1896年,包括4个王国在内的整个乌干达沦为英国殖民地。
乌干达以大英“保护国”的身份度过了68年。英国人保留了境内王国政权的基本框架,实行的却是委派官员的直接管理,架空传统统治阶层。公允地讲,英国在乌干达的殖民统治还算“文明”。这包括认可乌干达为非洲人国家,不允许白人定居并拥有土地(其动机有虚伪成分,英国人认为当地的一种萃翠蝇传播致命疾病,不宜白人居住),没有公开的种族歧视,当地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拥有东非唯一一所大学。经济发展有序,当地商会包括1.1万个非洲裔商铺业主……而在最赞美殖民制度的美国记者笔下,也能读出“幸福的”乌干达人矛盾的一面,“总的来说,他们不感到快乐或满足,一旦受到教育并对自由渴望之时,就不会是幸福的”。
英国人与当地人的冲突终于爆发,1953年,英国殖民大臣不合时宜地放风可能将乌干达与肯尼亚、坦噶尼咯组成一个联邦,这深深激怒了乌干达人,因为他们——特别是布干达王国史上至今从未被其他非洲人(国家)征服,有种与生俱来的自豪感。这种愤怒与二战后非洲人民族自决、国家独立的思潮相结合,此前与殖民当局“穿一条裤子”的王族也站到其对立面,形成乌干达民族独立的独特之处——平民与贵族一条战线共同对抗殖民者,代表性事件是“卡巴卡危机”(在乌干达举国上下一致斗争下,英国让被罢黜放逐近两年的布干达国王复位)。1962年10月,乌干达以联邦制国家宣告独立。
二战盟国“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履历奇特,他21岁起作为战地记者访问西属古巴、英属印度、英属南部非洲等地,留下大量的新闻作品和游记。1906年起,丘吉尔获任命为殖民地事务部次官。1907年,他作为英国殖民地副大臣前往东非考察,留下《我的非洲之旅》 ,分为“乌干达铁路”、“近探肯尼亚山”、“东非高原”、“徒步之旅”等十一个章节。
该书首章“乌干达铁路”记录了他从英国坐轮船抵达肯尼亚的蒙巴萨,然后搭载火车进入非洲的腹地乌干达。他写道:“这条铁路的两条铁轨,先是在蒙巴萨岛的山丘与树林之间平稳而单调地蜿蜒前行,直到他们穿过热带雨林,横跨广袤无垠的草原,爬升到与欧洲雪线差不多高海拔……”
丘吉尔忽悠非洲人的,也有人信?在老牌资本主义眼中只有欧洲才是明珠。
声明:文章由网友 深圳跨境刘小乐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6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