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兴能够为你解答。
个人认为国际学校的国际化和国际教育实际上如何引入国外课程(主要是美国、欧洲等国课程)的问题,在国内是否是国际学校主要是看学校资质,但外国人的概念里是根据课程的设置来定义学校性质。比如以英语为基本语言的课程比例超过60%则定义为国际学校,若中国基本课程比例超过60%则定义为中国本地学校。
先谈谈国际学校的国际化。
这个我觉得是主要是要做到与国外同类学校做到同步,目前根据地区主要分为美式国际学校、英式国际学校、加拿大国际学校等。如果将国际学校定义为美式国际学校,则要密切关注美国当地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引入SAT课程和AP课程等,并根据我国学生的情况加以运用。
其他类型也以此类推。
再就是国际教育。
在我国,只要引入了国外课程基本都属于国际教育。但是个人认为真正的国际教育,应该是尊重我国教育模式,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入国外优秀的教育课程,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获得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
以上是个人的浅薄认知,希望能够为你提供帮助,谢谢。
不仅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擅长多门语言,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批判思维、创造力和领导力的不断学习着的世界公民。
国际教育(Global Education)是一种理念,并不具体指代国际学校。这种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全球化的视角,使之成为未来全球公民。实施这一理念的场所不一定非是国际学校,可以是任何学校。
国际教育注重全人类的整体性和互相依赖,包括强调对多样性的包容与接纳,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以英国为例:英国有2000多所独立学校(私立学校)但没有哪所学校把自己标榜为“国际学校”或者“外语学校”。
英国政府是如何引导国际教育的呢?英国在脱欧前积极参与欧盟的教育计划,推展与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为赋予英国国民能拥有在全球化社会下生活与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理解,英国教育部在2004年出版了《让世界进入一流的教育》,建立了完整的教育、技能的国际化策略。
国际学校的国际化也并不是外籍学生多、外籍教师多、全英文授课就是国际化,而在于对学生包容心,同理心,换位思考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外语只是接触外界的工具。国际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全球视野、责任心的地球公民。
2014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陈新滋提出:“国际化不仅仅是把学生送出去”。
在许多人眼里,教育国际化就意味着出国留学,学习发达国家最先进的东西。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浸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新滋却并不这么认为,国际化不是简单地把学生“送出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拥有国际视野的基础上实现“中西合璧”。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高,你个人的位置越重要,你和别人打交道的机会就越大。如果你不了解别人的文化,你就很难和别人相处。到国外留学,学习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别人的思维方式,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会让你的思想更开放。”
中国打开大门触摸外国教育的同时,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地来到中国,向我们学习。“单一的西方文化也没有优势。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国际化意识、知识结构,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陈新滋这样解读外国人来中国学习的原因。
陈新滋提醒,教育国际化始终面临如何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真正的国际化,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一种理念、形式和方法上的借鉴,是用国际意识和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是培养心系中华、胸怀天下、会通中西、学贯文理、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更需要的是‘知中也知西’的复合人才。”
想了解更多国际学校资讯?关注@29楼自习室班长
声明:文章由网友 小郑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66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