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虽然不统一,但是兑换是有实物标准的,这导致了经济贸易的可行,丝绸之路才成为现实。没有经济基础,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敦煌的C位是由丝绸之路决定的,语言可以翻译,货币可以兑换,是贸易交易获取的经济利润之水浇灌并催开了敦煌这朵文化之花。
古人自有古人的法子。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敦煌是远至欧洲近达东亚的交通必经之路,还是个中转站。无论是宗教还是经济方面都非常繁荣。贸易与朝圣活动紧密交织。
活动范围,不仅包括商业所从事的商品交换,还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买卖;不仅有国内贸易,还有国际贸易。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的发达,国际贸易越来越通畅越来越便利。可回到公元前那个时期,西部如此的一座小城,怎么就变成为了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呢?
公园前139年,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后称之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丝绸之路,从长安,一路向西延伸到敦煌,分开南北两条路,北道出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南道出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通往西域各国。不管从那条道来往,敦煌都是必经之地。 外国使节、僧侣、商贾,到这儿呈交牒文,签发通行证。不忙的就在这儿逗留一番,熟悉熟悉敦煌的风土人情,捎带学学汉语。有的干脆就不走了,在敦煌安营扎寨开展市面经营,以货换货,将货物易手。往西去的中原使节、官吏、戍卒,也要在此筹备粮草、熟悉西方语言,为出国做各种准备工作。
就这样,生机盎然的绿洲敦煌,盛情款待着密密来往的客人们。无形之中自然而然敦煌就成了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成了丝绸之路上最大的通商口岸和国际贸易市场。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不断加强,关系也逐渐的紧密起来。敦煌城里,大批的丝绸绫绢开始陈列街市,吸引着众多的外国商人出出进进。从西域诸国运来的西瓜、胡麻、毛织品、药材、金银宝石等等也成为了中原商人青睐的商品,并成批地运往内地,好不热闹,大家是玩儿了命的赚钱。
当时的“中国政府”很注重宗教的保护,这就更加使得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商品品种也不断增加,许多商品是双向流通。 那么用什么样的货币进行交换呢? 芮乐伟《丝绸之路新史》发现,其实这里的贸易多半是以物易物,现在咱们想想很原始,可那时候它不像现在的国际金融体系这么发达呀,所以那时候货币并不是很主要,因为外国人在这里看到了他们比货币更喜爱的东西,什么呢?丝绸。 丝绸直接就当成货币来使用。因为中国造的丝很珍贵,就像黄金一样。 唐朝、汉朝时期,如果军队粮饷不够时,就是用丝帛代替。敦煌周边的驻军对当地的经济繁荣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货币问题解决了,语言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在敦煌藏经洞中,保存有汉语-于阗语常用语手册中的几页。这种辅助学习的书籍不用汉字,而是用婆罗米字母写出汉语句子的读音,然后再给出于阗语的释义。 手册上还有在市场上买卖时的常用语。因为都是用婆罗米字母书写,语言学习者只要把梵语句子抄下来背住就行了。
汉朝开始了丝绸之路,三国时期,魏晋时期,敦煌一直维持的不错。到了南北朝,战争开始加剧,朝代的更替也逐渐频繁,使得丝路贸易一度衰落。前凉被灭后,前秦政权又一度开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往,丝路全线得以再次打通。 隋代,敦煌对外贸易又开始往来紧密。唐代,丝绸之路的全盛时期。 两宋,敦煌在西夏统治下的一百多年间里,经济繁荣,文艺兴盛。元代以后,敦煌失去了连接东西商贸文化交流的地位,逐渐开始没落。 清朝,敦煌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清政府从甘肃五十六州县向敦煌有计划、大规模地移民。这一移民深深地影响着现如今敦煌的人口学特征和社会文化。
两千多年的历史,敦煌先是由远陲河西走廊最西端的边防小镇,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丝绸之路,商旅集散、文化交汇,交通要塞,后又从丝路明珠走向衰落。现如今再度实现繁荣,成为享誉中外的旅游文化名城。 两千年时间,由小及盛,由盛转衰,衰而复兴。回望两千年,繁华散去,故人长辞,留下了丝绸之路上开放互利、包容互鉴的故事。
敦煌两千年的兴衰,启发了世界上一带一路的高明创举,时刻提醒着世界人民,只有开放互利,才会有人类的共赢。
因为第一,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最重要节点之一,,扼守河西走廊最西端。它东面连接中原王朝,西方连接西域和西亚,它是当时最重要的中西贸易中转地,古代高度国际化的“自由贸易区”。
第二,敦煌的交易媒介主要是金银,以及货易货,所以不存在因为币制不同,语言不通影响交易的事情。
声明:文章由网友 小郑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7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