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商报(Handelsblatt)
文号:1124020022
根据德国商报(Handelsblatt)报导,虽然欧洲新冠疫情已回稳,但德国电子产业对零组件的交期递延仍然十分担忧,为此仍平均备有12周以上库存,主要原因:无论是显示器、微控制器晶片或是电池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德国电子产品製造商Katek採购主管Christoph Antener举萤幕为例,95%电子装置显示器来自中国6家供应商。这也使得德国企业意识到所面临的巨大风险。
德国工业对少数国家或地区的供应链特别依赖。例如,几乎所有电池及大部分稀土仰赖中国;晶圆片(wafer)主要来自台湾及日本;晶片则依赖台湾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半导体厂商。事实上,某些零组件仍有来自欧洲的替代品可供选择,然而由于价格较高,厂商宁愿捨近求远向亚洲採购。Antener经理以印刷电路板(PCB)为例表示,欧洲製的PCB硬是比亚洲贵40%到60%。
中国供应链对于德国企业十分重要,然而中国摇摆不定的防疫政策及对台湾侵略的企图,已让多数德国企业对北京领导阶层失去信任。尤其在美国苹果公司2022年底,由于严格封控措施造成大规模生产损失,更让德国企业意识到重押中国供应链的风险。这些企业正敦促其供应商转进印尼、越南或马来西亚等其他亚洲国家设厂。然而这是一项艰鉅的任务。一方面,德国企业对于供应商建厂选址决策几无影响力。另一方面,上开国家基础设施仍然相对缺乏,且在中国境外建立新的电子零组件工厂耗时经年。
新冠疫情期间,晶片短缺曾让德国汽车产业陷入瘫痪数月之久,欧盟意识到半导体重要性,试图透过数百亿美元的补贴,重塑欧洲半导体製造产业,以期摆脱对海外供应商的依赖。然而,兴建新厂尚需数年,即使晶圆厂投入生产,欧洲因缺乏后段封装测试产业,仍需送至东亚厂商进行后段加工。
即使疫情已过、製造商也投入大量资金兴建新厂,欧洲晶片依然短缺。德国电子数位产业协会(ZVEI)总裁Dr. Gunther Kegel表示,特殊用途的微控制器晶片仍供不应求,即使是成熟製程产品依然如此。晶片供应恐怕得到2023年年中才能有所改善、2023年底始能彻底摆脱缺料窘境。然而汽车产业协会(VDA)则更加悲观警告,倘车用晶片至2026年仍供不应求,这将使全球汽车产量减少1/5。
声明:文章由网友 外贸李老师 投稿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郑和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恶意造谣抹黑国家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投诉反馈:(郑和号)提供跨境外贸周边相关经济资讯内容,资料收集自网络,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hehao.cn/75487.html